杂交晚稻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交晚稻(主要指双季杂交晚稻)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8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流域一些省份如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由于大面积推广杂交晚稻改变了以往晚稻的低产面貌,出现了晚稻超早稻的可喜局面。 一些省已把大面积推广杂交晚稻并与杂交早稻配套作为开发吨粮田的重要措施。 我国杂交晚稻种植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南部及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这些地区是我国双季稻主要种植区,也是我国南方水稻的主产区和高产区。 杂交晚稻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质较优,适合在南方稻区大面积发展。 但是南方双季稻区,尤其是长江流域稻区,生产上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早、晚稻争季节、争劳力、争肥料的矛盾十分突出。 这主要是因为一 2、般早稻组合或品种以中、迟熟为主,使杂交晚稻的插秧期受早稻成熟期的限制而不能早插,若杂交晚稻推迟播种又使安全齐穗期受到“寒露风”低温的影响。 因此,杂交晚稻生产必须因地制宜,调整早稻品种、组合布局,解决季节矛盾,做到早、晚两季高产。 候与栽培生态条件差别大,每个地区杂交晚稻高产栽培经验各有特点,对组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选择的杂交组合,一定要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发挥杂交稻的优势,获得稳产、高产。 具体地讲,选择的组合应该是丰产性好、产量高,比当地主栽常规品种增产 10%左右熟期适宜,既能保证后期安全齐穗,其插期又能保证前期杂交早稻成熟收割且与早稻搭配合理,一般是早配迟、中配中、迟配早;抗性好,对当 3、地主要病虫害达抗或中抗级以上米质优,米质达中上等水平,以适应市场需要。 近几年通过生产上的试验试种,各地都筛选出适合在当地种植的杂交晚稻组合并与杂交早稻组合配套。 如汕优桂 33,汕优桂 99,博优 64,汕优 63,汕优 64,威优 64,协优 46、特优 63、香优 63 等组合。 全齐穗需要日平均温度在 23以上、日最低温度大于 18,因此在杂交晚稻栽培中,应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栽插期,确保杂交晚稻安全齐穗,这是关系到晚稻收成、甚至是有收无收的大事,一定要掌握好。 具体可按下面的办法进行:(1)了解当地晚稻安全齐穗期,为了确保晚稻稳产、高产,必须使它在安全齐穗期前齐穗,使杂交晚稻不致遭受低温冷害。 4、如果晚稻在抽穗到灌浆期遇上连续2日平均气温低于 23的天气,将产生大量空秕粒,甚至无收。 俗话说:“寒露不低头,割去喂老牛”就是这样的情况。 因此必须首先了解安全齐穗期,一般有经验的农民和当地农技人员都了解这个日期。 如我国华南一般在 10 月上旬前后,江西为 9 月 17 日左右,湖北江汉平原 9 月 10 日左右等。 (2)了解杂交稻组合的播种到齐穗的天数或全生育期,并与当地已在生产上应用的组合相比较,向前推算出最迟的播种期。 如果某一组合从播种至齐穗需要 90天,当地的杂交水稻安全齐穗期为 9 月 20 日,那么说组合应在 6 月 20 日前播种比较适宜。 例如,湖北省迟熟组合汕优 63 适宜播期在 5、 6 月 510 日,4 适宜播期在 6 月 15 日。 插秧期的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尽量早插。 杂交晚稻育秧期间气温高,秧苗生长快,若秧龄过长,易产生老秧,甚至在秧田期就拔节,栽后易造成早穗,使每穗粒数减少,导致产量降低。 因此,在“双抢”期间,一定要抢收抢插,一”秧(8 月 1 日前尽量插完)之说,这是杂交晚稻高产的重要措施。 育适龄多蘖壮秧,力争早发是杂交晚稻获得高产的基础。 杂交晚稻育秧期间温度高,秧苗生长快,株高叶大,易造成田间阴蔽、秧苗徒长和迫使秧苗在田间拨节等。 因此要求稀播匀播,并加一些化学调控措施如喷施多效唑等方法,或采用旱育秧、两段育秧,以增加秧龄弹性,达到迟栽也高产。 杂交晚 6、稻多蘖壮秧有生理素质好、根系发达、移栽后发根力强、返青快、低位分蘖多、分蘖成穗率高等特点。 壮秧的标准是:秧龄 30 天左右,根多、根白、苗高 40 厘米左右,假茎粗壮,叶龄 6 片左右,叶片清秀无病斑、苗挺带蘖多。 要培育多蘖壮秧,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准备好秧田:秧田按 168 比例备足。 秧田要选择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杂草少的田块。 要求土地平整、泥融、通气。 晚稻秧田应尽量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以利于促进根系生长。 在秧田培育方式上,有些地区采用硬板上浆秧田,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即在播种前 56 天开沟做好秧田,秧田做好后,保持沟中有水,进行晒板,晒至秧田微微开裂,播 7、种时将沟中糊泥铲到秧板上耥平,播种塌谷,减少种芽下陷和高温烫坏种芽,这种秧田的好处是芽谷下陷深度适宜,立根稳。 (2)搞好种子处理和催芽播种前最好将种子晒 12 天,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并用清水精选种子,再用药剂如强氯精或 402 等药剂预浸消毒,然后用清水浸种。 最好采用日浸夜露、三起三落的方法浸种,浸种期间,每天最少要清洗种子 12 次。 晚稻催芽期气温较高,技术上一般容易掌握,但要注意催芽期间每隔 46 小时要检查一次种子湿度,种子过干要用清水淋种。 要注意催芽谷堆中的温度,温度过高容易烧种。 若堆温大于 38,则应把种堆摊开,谷堆全部破胸后即可播种。 (3)稀播、匀播:多蘖壮秧是发挥杂交稻穗粒优 8、势的前提,要培育多蘖壮秧,坚持稀播是关键。 单位面积播种量应根据秧龄长短来决定,25 千克为宜。 一般秧龄短,可适当多播,秧龄愈长则播量愈少。 湖南郴州地区农科所根据摸索,概括出秧龄与播种量的关系公式:杂交晚稻秧龄天数每 方米播种量(千克)255,在秧田的种谷成秧率 75%以上、毛秧田利用率 70%左右的情况下,按这个公式安排播插期和播种量,育出的秧苗一般符合高产所需壮秧的要求,每公顷秧可插 105120 公顷本田。 杂交晚稻播种季节,正值烈日高温期,为防止播种后水温过高煮死谷芽,播后应该“晴天平沟水,阴天半沟水,小雨排干水,大风暴雨来临之前灌深水”。 为防止晴天秧板干裂,最好每天上午 9 时左右或下午 9、 4 时后灌一次跑马水,这样也可减轻高温危害。 或者播种后铺盖一层油菜、红花籽稿壳,以防日晒,同时也可防止大雨冲散谷芽。 (4)育秧方法1)普通一段育秧法采用稀播、匀播的方法。 播种时要分厢过秤、多次撒播,否则,不到培育壮秧的目的。 若播种不匀,可在 1 叶 1 心时间密补稀、补缺、补边。 移苗时要稍带泥移苗,以免伤根影响生长,秧移好后,要浅水或润湿管理,以利扎根生长。 2)两段育秧法两段育秧的优点是寄秧田优越的环境促进稻苗根系和整个营养体生长,增加秧龄弹性有效地减少用种量,增强秧苗素质,节省专用秧田等。 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先按普通育秧方式或沙床旱育、塘泥育小苗等方式培育小苗,然后寄插或抛寄。 寄秧田的选择 10、可用普通大田,也可以把一、二段秧安排在同一块田中,从田的一端开始播第一段秧,另一端作寄秧用,或播一块第一段种谷、再空一块留作寄秧用,还可以在早稻乳熟期田中起禾并蔸,即在早稻田中移出一块田角,寄栽第二段秧苗。 既不影响早稻产量,又可节省秧田面积。 其次,确定第一段秧龄长短或移栽期。 第一段育秧秧龄不宜过长,一般中熟杂交晚稻组合 1012 天为宜,晚熟组合也不宜超过 15 天。 通常情况下,一般组合1 叶 1 心就可开始寄栽。 第一段秧播种量可稍多,一般每公顷播 450600 千克。 第三,第二段秧的栽插规格。 中熟杂交晚稻以 5 厘米5 厘米()左右为好,单株分蘖率可达 5 个左右晚熟组合以 米米(2 寸2 11、寸)为好,秧田单株分蘖会在 8 个以上,本田移栽时可做大蔸大行栽植。 (5)搞好秧田期管理1)肥水管理杂交晚稻育秧期间气温高,雨水多,土壤供肥和秧苗吸肥快,若肥水管理不当,就会造成秧苗徒长。 在肥水管理上,首先要因苗管水,湿润秧田 2 叶期前实行湿润管理,从 2 叶至 5 叶期要浅水勤灌,保持薄皮水,调气促根,促叶促蘖 5 叶后,一般不断水,若有徒长,要适当控水晒田其次,要合理施肥,在有机肥作底肥的基础上,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对两段育秧,要施好返青肥,一般寄栽后 3 天,每公顷施尿素 75 千克左右一段育秧秧田,秧苗 2 叶 1 心时施断奶肥,一般每公顷追尿素 4560 千克在移栽前 57 天 12、,每公顷追 6075 千克尿素作起身肥。 2)综合防除杂草晚稻秧田播量少,田间空缺多,加之气温较高,若管理不当,杂草容易滋生。 首先应在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 播种前 10 天左右,结合施底肥耖田,平整厢面,然后灌浅水护秧板,经 2杂草萌发后,每公顷用除草醚 克,或杀草丹 细土 450525 千克,均匀撒施,施药后灌水 35 天即可。 其次,苗期除草,一般在 2 叶 1 心期前后结合秧田上水,每公顷可用 22503000 毫升 50%杀草丹乳油加水 600 千克,用喷雾器喷洒。 或用 11251500 毫升 60%丁草胺乳油拌 75300 千克沙土撒施。 施用时应注意喷施浓度和剂量,避免伤苗。 3)做好病虫害 13、防治工作:在播种前,每公顷用呋喃丹 30 千克左右于播种前均匀地撒播在秧板上,并在移栽前 23 天给秧苗喷施一次甲胺磷,每公顷用量 750 克,做到带药下田。 再者,要做好白叶枯病的防治工作。 白叶枯病初次侵染一般是在3 叶期左右,病菌主要是靠流水传播,所以这一阶段要杜绝串灌,尤其防止漫灌和淹水。 最好在 3 叶期每公顷用叶青双和川化 018等药剂 1500 克分别兑水600 千克和 900 千克喷施,可以起到预防后期白枯病的作用。 (6)使用多效唑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秧苗伸长、增加水稻分蘖、促使秧苗根系发达、苗体健壮,增加秧苗期的抗逆性,提高分蘖成穗率,故而被广泛采用。 度以及施用方法。 以浓度百万分之三 14、百、在秧苗 1 叶 1 心时施用、每公顷用药液 1500 千克时施用最好,施用时应选择晴天均匀喷施在秧板上,施用后第二天清早再灌水上秧板即可。 施用时秧板上不能有积水,否则会降低药液浓度、影响效果。 若喷施后遇雨,应及时补施或重新施。 另外,施用多效唑还可采用浸种的办法,但这种方法药效有效期比直接喷苗要短,具体做法是用百万分之一百直接浸种约 48 小时,也可在两段育秧时,用浓度为百万分之一百的多效唑溶液浸秧根 1020 分钟后取出寄插,一公顷寄秧田约需 450750千克药液。 促早管,建立高产群体结构(1)插足基本苗杂交水稻主要靠分蘖成穗而增穗增粒获得高产。 但杂交晚稻由于受到生产季节与时间限制,它的分 15、蘖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不能过多地依靠分蘖成穗。 如果在基本苗过少的情况下,由于有效分蘖时间短,很难在预定时间内(一般长江流域 8 月 20 日左右)发够苗,尤其是在环境条件不利的条件下,难以达到高产穗数。 杂交晚稻适宜基本苗应根据品种、栽秧期、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来决定,一般分蘖力弱、营养生长期短的品种,或者土壤瘦、肥力水平低的田块,应栽密些,以主穗和低节位分蘖成穗获高产,分蘖力强,营养生长期长的品种,土壤肥、施肥水平高的田块,应栽稀些。 一般条件下,杂交晚稻栽插密度以每公顷 30 万蔸为宜,插植规格 米20 厘米,每蔸插 1谷苗,每蔸约 5 根苗,基本苗可达每公顷 150 万左右,对早插的中小苗,密度可稀些,如每公顷插 0万蔸插植规格 米20 厘米或 20 厘米20 厘米,迟插的大苗,一般每公顷插 蔸以上,插植规格 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