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
1、防药害 近年来,玉米田化学除草剂使用面积不断扩大,同时也因人为及天气等因素,使除草剂药害发生次数及面积也有增加的趋势,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导致相邻的其它作物受害。 一、发生药害的主要原因1选用不当。 未选用玉米田专用除草剂,或选用的剂型不对路。 如在玉米苗期错误地使用了灭生性除草剂,可造成玉米全田受害2使用时期不当。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玉米苗后除草,一般在玉米 35
一封一杀”除草技术采用“一封一杀”除草技术可有效防治玉米田杂草。 即玉米在播后苗前用乙阿合剂等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苗后用百草枯或克无踪药剂定向喷雾,进行行间除草。 具体措施是:在麦收后免耕播种玉米的地块,于播后苗前喷雾进行土壤处理,每亩喷施乙阿合剂 150升加 20%克无踪或 20%百草枯 100升,亩用水量 50 公斤;对防治效果差,田间杂草多的地块,可在玉米 6期,每亩喷施克无踪
1、几年,除草剂在玉米田应用的效果不太理想,受到了部分农民的“指责”。 对此,笔者进行了调研,特谈以下看法。 一、除草剂原因。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许多除草剂生产厂家采取了“降低售价、广告轰炸”的手段,成本大幅度提高,为保证一定的利润,部分厂家采取了减少容量、降低含量的手段降低成本。 例如:以前的除草剂是 1 瓶 500 克,1 瓶药打 3 亩地的效果很好;现在大多是 1 瓶 300 克
国玉米种植分布面广,有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种植方式。 田间杂草群落因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特点而异,大致可以分为东北春玉米田草害区、黄淮海夏玉米田草害区等 6 个草害区。 化学除草应因地制宜,科学用药。 为了减少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残留,不提倡单独使用阿特拉津,提倡混用或使用复配剂。 一、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1)40%乙阿合剂悬浮剂或 40%玉丰悬浮剂,北方春玉米每亩用 250升,夏玉米每亩用
1、 月下旬到 6 月 10 日为适宜播种期,播种越早产量越高。 因此,抢时早播很关键,尤其是旱地玉米更要抢时、抢墒播种;水浇地玉米也应适时早播,遇旱时要先播种再浇蒙头水。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尽量补全苗,以减少缺苗造成的损失。 同时对灌水的地块要适时覆盖麦秸保墒,不仅能减少水分蒸发,延长保墒时间,还可以降低灌水成本,减少投资。 对出苗比较好、土壤墒情比较足的地块或灌区
2、麦收割后或地表进行整理完毕,杂草出土较少或未出土,玉米播种后可采用封闭处理。 应用的除草剂以“酰胺类”、“均三氮苯类”除草剂为主,如“乙草胺”、“异丙草胺”与“阿特拉津”的混剂。 目前市场上表现较好的除草剂有“惜玉”、“棒米笑”等,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地表喷雾,让药液在地表表面形成一层厚一厘米的药土层,在杂草出土时碰到药土层,经幼芽或幼茎吸收,达到杀死杂草的目的。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