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米”,雌穗发病除苞叶外,其余全被病菌破坏,外观仍像果穗,但内部全为黑粉(病菌原垣孢子)和一些散乱的黑色丝状物(维管束残余物),雄穗发病,部分或整个花器变形,基部膨大,内包黑粉,病株矮化。 玉米丝黑穗病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种子表面或粪肥中越冬,第二年当玉米种子发芽时,原垣孢子也萌发侵入玉米幼芽。 已经侵入之后便随植株生长而到达穗部,该植株便报废。 玉米在 3 叶期前为病菌主要侵入时期,4期侵染较少
米收获机作业前应平稳结合工作部件离合器,油门由小到大,到稳定额定转速时,方可开始收获作业。 田间作业时,要定期检查切割粉碎质量和留茬高度,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割台高度。 根据抛落到地上的籽粒数量来检查摘穗装置的工作,籽粒的损失量不应超过玉米籽粒总量的 05,当损失大时应检查摘穗板之间的工作缝隙是否正确。 应适当中断玉米收获机工作 1钟,让工作部件空运转,以便从工作部件中排除所有玉米穗、籽粒等余留物。
以种些什么露地蔬菜。 一、露地蔬菜种植以小品种为主,如白菜、甘兰、芹菜、生菜、韭菜等,保护地以种植反季蔬菜为主,如番茄、黄瓜、茄子、青椒等。 二、播种前整地,将前茬作物残留的枯枝烂叶销毁深埋。 三、选用抗病虫、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能好、适合包头地区种植的蔬菜新品种。 四、营养钵育苗、基质育苗、蔬菜嫁接技术,完善育苗设施,提高育苗水平,培植优质壮苗,移栽前进行炼苗
种栽培技术的主要优点有:通风透光性强;种植密度大;可实现吨产(亩产 1000 千克)。 其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品种选择 应选用矮秆高产品种,如郑单 958、秦龙 11 等。 栽培方式 采用宽窄行栽培,宽行 80 厘米,窄行 40 厘米,种植两行;穴距 40厘米,每穴双苗,每亩定植 5000 株左右。 春播应用地膜进行覆盖,利用保墒并可提高地温。 及时浇灌 苗期及时灌出苗水,保证一播全苗
1、、玉米大、小斑病大斑病。 侵害叶片。 病斑长棱形,淡褐色或青灰色,有时边缘颜色稍深,上生黑色霉层。 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长条斑,叶片枯死。 小斑病。 主要侵害叶片,叶鞘也偶有发生。 叶片病斑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 有时病斑无明显边缘,但有 1同心轮纹。 有时病斑较大,在叶脉间形成长条斑。 天气潮湿时,生黑色霉层。 发生急剧时叶片布满无轮纹的小斑点,迅速枯死。 二
技术核心是通过大小双垄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降雨,特别是春季 5 毫米左右的微小降雨,汇集雨水进入播种沟,保证玉米正常出苗,降水利用率达到90%;并有效地减轻了土壤表面的风蚀和降雨冲刷。 一般在播前 1015 天整地施足基肥,用步犁起步,小垄宽 4050 厘米,垄高 15 厘米;大垄宽 7080 厘米,垄高 10 厘米。 用铁齿耙好垄面,无土坷垃,形成人小垄和播种沟,用 120厘米超薄膜全地面覆盖
了验证留老根肥(辽宁东亚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增产效果,2005 年我们在灯塔市大河南镇安排了玉米施用留老根玉米复混肥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试验结果证明,玉米田施用留老根肥后,在肥料养分和有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能迅速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疏松土壤,提高蓄水蓄肥能力,使玉米早生快发,长成壮苗。 此肥提高了玉米抗旱,抗病。 抗衰老能力,根系发达抗倒抗旱,抗玉米大小斑病、黑穗病能力增强,提早成熟
米在我国广泛种植,是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我国种植的有春玉米和夏玉米两大品种。 现以春玉米的施肥要点为例。 春玉米苗期生长缓慢,植株也小,这一生长阶段所积累的干物质大概只有总量的 1%左右,此时所吸收的养分量也不多,如氮占总吸收量的 2%左右,磷占1%,钾占 3%。 但是,苗期的养分状况对作物的后期生长有重大关系,因此,基肥的施用,特别是有效养分的供应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重要的管理措施。
1、米生长季节,正是风、雹、涝等气象灾害多发季节,每年都有不同面积、不同程度的玉米受灾。 那么,在玉米生长上,如何应对这些气象灾害呢。 雹灾玉米在发芽出苗期遭受雹灾,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地温下降,通气不良,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等,灾后应及时疏松土壤,以利增温通气;在玉米拔节到抽雄前,特别是大喇叭口期以前,雌雄穗和部分叶片尚未抽出时遭受雹灾,只要未抽出的叶子没有受损伤,且残留根茬,应及时中耕、施肥
1、棵偏晚,加上抽雄后连阴雨天气较多,成熟期有可能推迟。 针对这种现状,玉米生长后期管理的中心是为授粉、结实创造有利条件,既要防早衰又要防贪青晚熟,以达到粒多、粒饱高产的目的。 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一、割掉空秆和小株在玉米田内总有一定数量的空秆和小株,它们不仅白白消耗养分和水分,而且还影响通风透光,对这样的空秆和小株,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割掉。 二、除掉无效果穗玉米可以长出几个果穗,但成熟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