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称油菜“早产”。 对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早产”现象,应采取以下 3 种措施进行挽救:一、控制旺长立春前将要出现抽薹的油菜,要控制肥水,深中耕 69 厘米,切断部分根系,抑制其生长,进行蹲苗处理。 当植株叶片发黄时,每亩追施 68公斤尿素,对水喷施。 二、促弱转壮对长势差又将抽薹的油菜,应重施追肥:先用 硼酸液喷叶片 12 次,以增强植株抗病虫的能力。 同时追施人粪尿,对水浇施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腊肥可以保温防寒施含磷钾较多的农家肥做腊肥,可提高地温 2能够提高植株细胞的含钾量,增强细胞的持水力,使植株在低温下不易结冰。 另外,还可增加土壤溶液中盐分的浓度,减轻油菜根系的受害程度。 2 施腊肥能促进油菜蕾薹期的生长发育油菜蕾薹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两旺时期,此期是油菜吸收氮钾养分最多的时期,施用腊肥能保证此期磷钾养分的供应,促进有效分枝和角果数的增加。 3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育油菜壮苗,是夺取油菜高产的关键。 培育壮苗能提高油菜的抗寒能力和抗倒能力,有利于油菜安全越冬,搭好高产苗架。 油菜壮苗形态标准是:苗高 20 厘米25 厘米,绿叶数 6 片7 片,根颈粗,叶色深绿,叶肉厚,根系多,无病虫害。 要达到油菜壮苗,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壤、耕作制度来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 湘中和湘南由于油菜成熟期气温较高,迟熟品种后期易造成高温逼熟,导致产量下降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育苗关按苗床与大田比例 1:6 备足苗床地,选择优质高产品种,结合整地,每 67 平方米苗床地施复合肥 5 公斤、硼砂 斤,同时开好排水沟。 其次是稀播精管,稀播精管是培育壮苗的关键。 每 67 平方米苗床地的播种量控制在50之间。 播后管理主要是在一叶期间苗,三叶期定苗,做到去弱留强,去杂留纯,每平方米均匀留苗 45。 同时,在三叶期用 15%多效唑化控。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接影响来年产量的高低,冬前每多一片叶,春后单株一次分枝和角果数增加,越冬期内油菜培管的主攻目标是增加有效花芽分化数量,为以后多结角果打下基础。 油菜越冬期间的培管措施主要是防止冻害、重施腊肥和摘除早苔促新苔。 一、防止冻害油菜在零度以上低温不受伤害,在零度以下到一定程度并维持一定时期就会发生冻害。 首先培育壮苗是关键,除此,在头次霜冻前撒施一薄层谷壳灰或草木灰于叶面上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缢管蚜又称萝卜蚜,是为害油菜蚜虫的重要种类。 属同翅目蚜科。 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偏嗜白菜和芥菜型油菜。 并传播多种病毒。 一、发生规律。 缢管蚜一年可发生 10左右,四季都可繁殖,世代重叠,生活史错综复杂。 无明显越冬现象。 以日平均温度 18氏度,相对湿度 80%左右最适合其发生,对环境干扰的忍耐左右最适合其发生,对环境干扰的忍耐力随发育过程明显增加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好油菜移栽前的苗床管理,是确保油菜移栽后早发的基础,这期间抓好以下4 点管理措施至关重要:施 1 次“送嫁肥”。 油菜苗的发根力与体内的氮素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油菜在起苗前要追施 1 次“送嫁肥”,以增强发根力。 此外,因“送嫁肥”从施用到移栽的间隔时间短,菜苗移栽到大田后可依靠其体内自身养分的积累维持生命活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强。 实践证明,施用“送嫁肥”的油菜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9、滁核杂 1 号、淮杂油 5 号 沪江油 19 属半冬性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和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 该品种全生育期。 苗期生长较缓慢,株高 米,每角 ,千粒重 ;芥酸含量 硫苷含量 摩尔/克饼粉,含油率 综合抗性较好(菌核病发病率 害率 冻指 倒性中上);恢复度 品种一致性好。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害 菜蚜指危害油菜的蚜虫,常见有的萝卜蚜、甘蓝蚜和桃赤蚜等三种。 3 种不同的菜蚜,常常混在一起危害。 吸取油菜汁液,受害叶片向下卷缩,植株变黄矮,生长不良,严重时可导致萎蔫枯死。 菜青虫指危害油菜的菜粉蝶幼虫,初龄幼虫在叶背取食,大龄幼虫在叶面取食,将油菜叶面咬食成孔洞,严重时只剩下叶柄和叶脉。 菜蛆指危害油菜的小菜蛾幼虫,幼虫常从心叶背面咬破表皮蛀入叶组织或茎内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蚜指危害油菜的蚜虫,常见的有萝卜蚜、甘蓝蚜和桃赤蚜等三种。 三种不同的菜蚜,常常混在一起危害。 吸取油菜汁液,受害叶片向下卷缩,植株变黄矮,生长不良,严重时可导致萎蔫枯死。 (二)菜青虫指危害油菜的菜粉蝶幼虫,初龄幼虫在叶背取食,大龄幼虫在叶面取食,将油菜叶面咬食成孔洞,严重时只剩下叶柄和叶脉。 (三)菜蛆指危害油菜的小菜蛾幼虫,幼虫常从心叶背面咬破表皮蛀入叶组织或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