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
1、第 38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主干回顾】 领域 时间 (年 ) 成 就 意 义 “ 两弹一星 ” 1964 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美、苏对 _ _的垄断 ,加 强中国国防能力 和平利用核能 ,建成秦 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1964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70 人造地球卫星 “_” 发射成功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核武器 和空间技术
1、第二单元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欧洲宗教改革 (1)必要性。 根本原因 :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 :宗教“异端”运动兴起 ,表明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2)可能性。 经济上 :西欧 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上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 ;一些国家的君主也希望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上 :文艺复兴 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1、第 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主干回顾】 一、四大发明 项目 成 就 影 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已有纸 ; 东汉蔡伦 _ _ 是 _的伟大革命。 促进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改进造 纸术 书写材料 项目 成 就 影 响 印刷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 术 ;北宋毕昇发明 _ 推动了 _运动 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 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 _;
1、第十六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 第 39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考点一 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发展 【主干回顾】 一、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1)背景。 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对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文艺复兴 开创近代科学 ,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 定了基础。 (2)标志 :1687年 ,牛顿出版了 一书 ,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3)意义 :形成以
1、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第 35讲 从 “ 师夷长技 ” 到维新变法 考点一 “师夷长技” 【主干回顾】 一、背景 关锁国”的影响 ,中国和西方国 家之间的差距拉大。 略者的“坚船利炮” ,使清朝部分 爱国官员和士大夫从“ _” 的迷梦 中惊醒。 天朝上国 二、表现 1.“ 开眼看世界” : 代表 林则徐 魏 源 地位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提出
1、第 34讲 启蒙运动 【主干回顾】 一、背景 欧洲 _进一步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要求摆脱 _ _和教会思想束缚。 资本主义 封建 专制统治 _和宗教改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 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启蒙思想家提供了自信。 文艺复兴 二、核心 “ 理性” 主张人自己思考 ,运用自己的 _去认识、判 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努力构建一个 _的时代。
1、第 33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考点一 文艺复兴 【主干回顾】 一、背景 十四五世纪 ,意大利出现了。 资本主义 萌芽 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 ,追求 的 享乐。 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 文化遗存和典籍。 现世 希腊罗马 二、实质和指导思想 一场 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 (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 (2)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鼓励发财致富和
1、第 36讲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考点一 新文化运动 【主干回顾】 一、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 _进一步发展。 _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资本主义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 _牢笼 ,实行民主制度。 袁世凯掀起一股 _的逆流。 封建思想 尊孔复古 二、兴起 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_ ,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旗手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1、第 37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主干回顾】 一、形成 (1)鸦片战争以后 ,先进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2)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以孙中山为代表 的 _登上历史 舞台。 资产阶级革命派 (1)提出 :1905年 ,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 _ _,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2)阐发 :在 民报 发刊词 上 ,纲领被阐发为 “
1、第 30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考点一 宋明理学 【主干回顾】 一、背景 佛教、道教盛行 ,儒学独尊地位 动摇。 魏晋南北朝 “ ”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 战。 击佛道的活动 ,又融 合佛道思想解释。 三教合一 儒家义理 二、内容 项目 代表 哲学观 认识论 程朱 理学 二程 (1)是万物的本原 (2)把天理与 直接联系起来 “ 格物致知 ” 朱熹 (1)天理就是三纲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