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
2、粗制品均可,市场前景看好。 1 养杏鲍菇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需要有较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应充足,菌丝生长才能旺盛,产量较高。 配方:(1)木屑 80%米糠 15%豆粉 2%玉米面 2%石膏 灰 (2)木屑 80%麸皮 15%玉米面 4%石膏 灰 (3)木屑 36%,玉米芯 20%,豆秸 20%,麸皮 20%,玉米面 3%,石膏 石灰 度温度是决定杏鲍菇栽培成败及产量高低的关键。
1、伞菌目、侧耳种、侧耳属。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肉厚、开伞慢、菇柄组织密实、雪白粗大,孢子少,保鲜期长,不同于一般平菇,味道鲜美,含糖量高,营养丰富,口感极佳。 近年我场多次进行试验示范生产观察。 表现生产周期短,市场前景广阔,效益高,农户容易接受。 现将袋料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节:杏鲍菇最适温度在 1116,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以子实体形成
1、伞菌目、侧耳种、侧耳属。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肉厚、开伞慢、菇柄组织密实、雪白粗大,孢子少,保鲜期长,不同于一般平菇,味道鲜美,含糖量高,营养丰富,口感极佳。 近年我场多次进行试验示范生产观察。 表现生产周期短,市场前景广阔,效益高,农户容易接受。 现将袋料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节:杏鲍菇最适温度在 1116,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以子实体形成
2、白色。 无菌环或菌幕。 二、生物学特性1、营养: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较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足,产量较高,菇蕾发生量较多。 2、水分:杏鲍菇比较耐旱,水分的多少是产量高低的决定因素。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 60子实体生长期,菇体不宜喷水,在调配料时适当高些,有利于提高产量。 空气相对湿度 60%左右即可,子实体阶段以 90宜。 3、温度
样使杏鲍菇春季多出菇。 记者就此问题请教了我省食用菌有关专家。 专家讲,据生产实践证明,要抓好以下几点:1、控制环境:尽量将环境温度维持在生长范围内,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 6在 6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 2、蕾期管理:一要加强通风,才能促进菌盖生长,抑制菌柄生长。 二要减少用水量,菇期用水量过多,会导致菇体表面产生较暗的条纹或裂缝,从而影响质量。 3、提前采收
1、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天。 长江流域可安排月至月制栽培袋,月至次年月出菇,其他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培养料配方棉籽壳,玉米混合粉,石灰,碳酸钙;杂木屑,麸皮,糖,石灰,碳酸钙;棉籽壳,杂木屑,玉米混合粉,石灰,石膏粉。 上述配方含水量。 配料制袋将上述培养料分别按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面翻拌均匀,调节含水量。 用厘米的折角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装料,每袋装干料克
1、鲍菇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食用菌种类之一,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但在杏鲍菇生产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给菇农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要给予重视。 一、菌袋污染造成大部分菌袋污染的直接原因是灭菌不彻底。 在适宜的水分、温度条件下,菌袋内没有被杀死的杂菌开始繁殖,开始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菌袋上,后来扩展成片。 导致灭菌不彻底的原因:(一)拌料时培养料没有吸透水
蕾是确保杏鲍菇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但容易被大多数菇农所遗漏,若操作得当,商品菇率可以提高到 95%。 疏蕾操作:首先,准备一把壁纸刀,或用钢锯条自己磨制成尖刃小刀。 其次,在菇蕾发生点选择密集的幼蕾,每个出菇面保留 23 个幼蕾,其余的幼蕾用刀削去其蕾尖即可。 但要注意两点:一是保留的幼蕾,间距要合适,以避免长大后拥挤。 二是疏蕾时不要伤及保留的幼蕾。 最后,完成疏蕾操作后,及时对菇棚的墙体
1、、菇房(棚)栽采用菇房(棚)层架栽培方式。 选择干净通风的房间,室内设 45 层床架,层距 50厘米,底层距地面 30厘米。 菌袋单层竖直在层架上,每平方米排放 100袋。 1)杂木屑 23%,棉籽壳 23%,豆秆粉 28%,麦麸 19%,玉米粉 5%,蔗糖 1%,碳酸钙 1%;(2)杂木屑 36%,棉籽壳 25%,豆秆粉 2%,玉米芯 18%,麦麸 15%,玉米粉 2%,石膏粉 1%
1、鲍菇又称刺芹侧耳,雪茸,是近年来引入我国栽培的一种珍贵食用菌。 其菌肉肥厚,菌柄和菌盖脆嫩,味道鲜美,被称为“平菇王”。 年可生产两季,在春季、秋季出菇,即 1月或 8月生产菌袋,2 月或 9月出菇。 )培养料配方及配制。 配方一:杂木屑 73%,麸皮 25%,石灰 1%,石膏 1%,含水量 60%方二:棉籽壳 88%,麸皮 10%,石灰 1%,石膏 1%,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