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动体现出来,一般不具有实物形态; 第二, 服务消费的过程同时就是服务生产的过程,亦即服务的消费、生产过程具有同一性; 第三,服务的提供对于劳动者个人的能力、素质的依赖程度较高;第四,消费者对于服务消费效用的评价一般具有差异性 第一节 服务消费的特点和作用 2020/10/5 《消费经济学》第九章 5 二、服务消费的作用 第一,发展服务消费,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1994/中国文物古迹游 /“ 五千年的风采,伴你中国之旅”;“游东方文物的圣殿:中国” 1995/中国民俗风情游 /“ 中国: 56个民族的家”;“众多的民族,各异 的风情” 1996/中国度假休闲游 /“96 中国:崭新的度假天地” 1997/中国旅游年 /“12 亿人喜迎 97旅游年”;“游中国:全新的感觉” 1998/中国华夏城乡游 /“ 现代城乡,多彩生活”
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消费的微观调控则是在坚持消费自由的基本原则的同时,通过调控消费者行为,实现消费的科学性、合理性、文明性等 2020/10/5 《消费经济学》第十七章 4 二、对消费进行调控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第二,有利于促进消费合理化 第三,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500元 (按 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 2500元相当于 900美元 ) (2)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400元 (3) 农村人均纯收入 1200元 (4) 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 12平方米 (5) 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 15平方米 (6) 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 75克 (7) 城镇每人拥有铺路面积 8平方米 (8)
学》第五章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单位: %) 第二节 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978 1985 1990 1995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10/5 《消费经济学》第五章 13 二、穿着消费的比重有升有降,呈先升后降然后趋于比较稳定之势 在我国解决温饱的过程中
他性,一般由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一般由准公共组织提供,也可以由私人提供 准公共产品有两类,第一类是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 例如,教育产品就属于这一类。 教育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因为对于处于同一教室的学生来说,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并不会排斥乙听课。 也就是说,甲在消费教育产品时并不排斥乙的消费,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 但是
费需要与消费需求的异同 需要与需求是有密切联系而又有重要区别的两个概念。 需要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生产关系下,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对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种有意识的、可能实现的愿望或欲望。 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理解需求有两个关键点,一要有消费能力,二要有消费欲望,二者缺一不可。 二、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因素 (
需求,不受其他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非功能性需求中最主要的是影响消费者效用的外部效应所导致的需求,这些外部效应分为攀比效应、虚荣效应和凡勃伦效应。 攀比效应即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随他人消费同种商品的数量增长而增长,它表现了消费者追赶潮流的愿望;虚荣效应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他人消费同种商品的数量增长而下降,它表现了消费者的独占性或标新立异的愿望;凡勃伦效应则表现为某种商品价格越高
歌 也会主动出钱,如果是异地恋,煲电话粥更会让电话费“噌噌”往上涨, 遇上男 朋友 生 日,或者 2月 14日情人节、七夕,甚至 11月 11日光棍节,买礼物花销就更多了。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服饰与美容消费在整个消费板块中占的比例与饮食消费是不相上下的,当代的女大学生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特别是高年级的女生,她们在自我形象包装方面,不少人追求的是时尚、品牌与品位
从信息上来看,则主要是大数据资源的积累发生质变之后所产生的优 势。 互联网企业 历史上所掌握的海量客户信息,将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资 金供需双方将互相完成详尽的信息披露,而在快速撮合交易的同时,信用评定 也将超越抵押,以充分的历史信息来生成资金需求方的风险定价与动态违约概率。 以小贷业务为例,在缺乏大数据支持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现象极为 普遍,对小贷公司或者个人的信用评定非常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