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 2: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 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片刻,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澄清程度。 为什么有的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 而有的化合物溶于水不能导电。 【 交流与讨论 】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 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我们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 分别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两种分散系
身大小 决定。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三个: 固体物质 气体物质 从物质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可以看出: 构成它们的粒子间的 平均距离约是分子直径的 10倍左右 ,分子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和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 一般气体分子的直径约为 , 而分子之间的距离则约为 4nm 1mol气体物质所含粒子数是相同的,则其体积主要由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决定
为 1摩尔 ,为 阿佛加德罗常数个 碳原子,约为 1023个 碳原子 *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拆开理解 **是表示物质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是粒子集体 物质的量 摩尔 *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符号: mol **1mol微粒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 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因此,我们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 要指明粒子的种类 1mol碳中约含有
述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可能有: BaCl2 → NaOH → Na 2CO3 → HCl 关键是 Na2CO3溶液要在 BaCl2溶液之后,而稀HCl必须在最后加。 且加 HCl之前要先过滤。 NaOH → BaCl 2 → Na 2CO3 → HCl BaCl2 → Na 2CO3 → NaOH → HCl Ba(OH)2 → Na 2CO3 → HCl 【 交流和讨论 1】
13 14 8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结论: 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前后 C1V1= C2V2 9 课堂练习二 ○ 下列关于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100mL水配制而成 ( B) 500mL水溶液 ( C) ( D) 1L水配制而成 A、 D 15 10 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 20%的蔗糖( C12H22O11)溶液 342克稀释到 1升,其物质的量浓度将是多少。
空气里加热之,就可以看到火星四射。 此时迅速将二氧化锰投入盛有双氧水的集气瓶里,同时将沾有铝粉的棉花或纸巾伸入集气瓶,可以看见铝在氧气里剧烈的燃烧,现象明显,操作简便。 介绍另外三种“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介绍另外三种“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方法 3:在石棉板的中央放上 2克干燥的过氧化钠,堆成小丘状 。将铝粉撒在过氧化钠上面,使它完全覆盖过氧化钠并呈薄薄的一层
、银、铜三种金属金的活泼性最差,不能与硝酸反应,选用硝酸作为试剂,过滤即可. (3)三种氧化物中, SiO Al2O3都能与强碱反应,但 Fe2O3不会反应,可以选 NaOH溶液反应后过滤.但如果 SiO2的含量大,则不宜用前面所述方法,可选用盐酸溶解,过滤后去除 SiO2,再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过滤得 Fe(OH)3沉淀,洗涤后加热分解的方法. 答案: (1)加热时可升华
尔质量为 100 g/mol ( CaCO3) 60 g 80% 100 g/mol = mol 1mol V [HCL(aq)] = 2 mol 2 mol mol 答:参加反应浓盐酸体积为 , 生成 CO2的体积在标况下 L。 CaCO3(s) + 2HCl(aq) == CaCl2(aq)+CO2 + H2O 12mol/L V [HCl(aq)] 1 12mol/L = L L V
内所有的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生物膜的特性 —— 选择透过性膜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膜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 (还有少量多糖) 膜的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朝内)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磷脂和大部分的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 3)甲代表 ________,乙代表 __________,丙代表 __________ ( 4) 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 X代表的生物为 _______________ ( 5)丙成分除了有图中所示生物外,还有 _______和 _______等生物。 这些生物 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 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