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
过焦点。 ②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图 5- 1- 3 第 1节 透镜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其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②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图 5- 1- 4 互 动 探 究 第 1节 透镜 类型一 透镜的分类 例 1 如图 5- 1-
的 ______像 ( 2)物与像在凸透镜的同侧,镜离物越远则成的像越_____ ( 4)放 大 镜 正立 放大 虚 大 167。 ——生活中的透镜 讨论一:下雨后,水珠下的叶径比实际上的大了,为什么。 答案 :因为雨后叶径上的 水珠相当于凸透镜 ,此时 起放大镜的作用 ,将其下的径放大了,所以看到的叶径比原来大 167。 ——生活中的透镜 讨论二: 体温计的内管很细看不清楚
•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实像 •投影仪 成倒立放大实像 •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观看一组视频文件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接收的像, 而虚像则是几何虚线相交而成不能用光屏接收的像。 • 实像都是倒立
,再变成数字信号 ,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 . 投影仪构造简图 投影仪成像特点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投影仪成像特点 : 倒立 .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像特点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正立、放大
镜的距离应 ( ) A、大于 10cm B、大于 20cm C、小于 10cm D、小于 20cm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当物体移至凸透镝前 10 厘米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 12 厘米,一物体放在透镜的焦点外 15 厘米处,所成的像是(
2.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两侧。 放大镜是凸透镜。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放大镜成像原理 F f 放大镜成像特点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思考: 小结 成像特点: 1. 放大镜成 放大正立 的 虚像。 2.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同侧。 生活中的放大镜
倒立放大实像 凸透镜 正立、放大、虚像 大 凸透镜 正立 放大、虚 远离 平面镜放大镜成像都是 ____, 照像机投影仪成像是 ___ ______ 虚像 实像 一、照相机 主要 由哪几部分成 机身 光圈环 快门 胶片(相当于光屏) 调焦环 1. 照相机 主要构造 1. 镜头 :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 胶片 : 相当于光屏。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B F F F F F F 放映幻灯片时,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 F”字母,那么摆放幻灯片的正确方法是( ) F F A B C D B ,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 __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 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 ____射现象的结果。 凸透 虚 折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 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 D.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体离镜头必须近一些 图 5- 2- 4 A 第 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技巧点拨 ] 在用照相机拍照时,若有人或景物没有进入镜头,说明成像太大,若要全体人员或更多景物进入镜头,需要成像小一些,则应将照相机远离人或景物,同时镜头向后缩一些。 第 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类型二
面镜的角度,使像成在屏幕正中间。 放大镜是凸透镜。 . F f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成像特点 放大镜成的 正立,放大,虚像。 像和物体在放大镜的同一侧。 放大镜离物体越近,像越小。 放大镜离物体越远,像越大。 实像 虚像 虚像 通过凸透镜出射的光没有会聚,而是由 出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