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
横洞拱顶正洞正面图II爬坡导坑正洞拱顶爬坡导坑横洞II (爬坡导坑纵断面)图扩挖 扩挖爬坡导坑锁脚锚杆锁脚锚杆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上弧导坑爬坡导坑施工顺序1234示意图 说 明1 、横洞掘进至正洞开挖轮廓线后,在交叉口处施作加强支护及斜交口处支撑架。 按确定的曲线半径测设中线。 2 、向小里程方向爬坡开挖导坑。 3 、爬坡导坑断面视开挖台车及围岩情况进行调整。 4 、交叉口横洞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1
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详细研究了衬砌结构在不同应力场作用下出现裂缝时的应力和变形,并指出隧道结构长期监控的重点。 ,采用简化的假定条件,应用拓扑优化理论,以应变能最小即刚度最大为约束条件,成功对不同应力场软弱围岩公路单拱、连 拱隧道衬砌结构体进行了结构优化。 法的局限性,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运用有限元分析手段,提出了一种确定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初始应力场的简单方法。 该方法充分利用现场最易测得的两个参数
选测项目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应考虑围岩代表性、围岩变化、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的变化。 监控量 测断面应在相应段落施工初期设置,并及时开展量测工作。 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 监测 频率 地表下沉 、 拱顶下沉 和 净空变化 量测频率 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应与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 各项量测项目量测频率应根据位移速度和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
不得穿行。 ⑤在 2m 以上高处作业时,要符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 ⑥拆除混凝土输送管道,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 ( 12)通风与防尘 18 ①隧道施工中的通风要符合隧道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要设置专职人员管理。 隧道内的空气成份,每月至少 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②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停留。 ③通风机停止运转时
风化花岗岩,对隧道洞口左、右侧边坡无不利影响,对仰坡为顺向坡,对坡面稳定较为不利;出洞口段( K97+ 372~ K97+ 400)地形较陡,坡向约为 30176。 ,地面坡角约 20~ 25176。 ,隧道施工有可能会引起洞口附近的土体松动,出现局部滑落、崩塌现象;洞口段岩性为强 中风化花岗岩,对隧道洞口左侧边坡无不利影响,右侧边坡有不利影响,对仰坡为顺向坡,对坡面稳定较为不利。 洞身段围岩以
渗 漏检验仪器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的规定。 本规范由网友 ershibasui1474 打字 10 表 渗漏检验仪器技术指标 仪器名称 技 术 指 标 量程 分度值 精度 压力表 MPa 级 电子秒表 > 3h 1s 1 级 加压水泵 能保证连续加压 渗漏检验前,应酋先安装连接好渗漏检验装置,打开泄压排水孔,接通进水 阀门 ,注人自来水,当 泄压 排水孔排水时关闭泄压排水孔,启动加压水泵
间不应过久。 隧道各部开挖后应根据围岩情况,选用有效的支护。 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 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应责成专人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异或损坏时,应立即整修加固。 当喷射砼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即趋失稳的围岩,或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容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宜用钢架支撑进行支护。 安装钢架支撑,应遵守起重和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则,宜用小型机具进行吊装。
伸出车体之外,以防止运输途中车辆内的石块触及洞内临时设备或途中掉落伤 及人员。 ( 5)、批准符合要求的石渣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并检查该类石渣的装运及堆料场地,严禁有用石渣与无用石渣混挖、混装、混运。 ( 6)、无用石渣的废弃应在指定的弃渣场内,弃渣应分层弃置并适度辗压。 ( 7)、弃渣场地应修筑永久排水设施和其他防护工程,确保地表径流不致冲蚀弃渣堆,重视环境保护。 洞身开控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资料归档接收单 质量评价 是否签订合同 合同变更 价款情况 已收款 尚欠款 甲方付款计划、请款情况 下周计划 困难与建议 其它 说明: 1)此表为参考格式,可依具体情况调整 2)于每周五下午报至市场部部长,再由部长转至董事长 市场部部长: 市场部副部长:孙红玲 (第一副部长,负责市场部全盘工作 ) 陈名 高 、肖志强 第四章 工作流程、无甲方委托书、中标通知书不得开展工作 工作流程(程序)
现场检测工作 现场检测人员要保证雷达天线密贴衬砌表面行进。 现场检测人员密切配合,保证天线实际检测位置与标记线位置吻合。 检测天线应移动平稳、速度均匀、考虑仪器扫描速度与实测条件,天线移动速度宜为 3~ 5km/h 匀速前进。 现场记录要保证记录测线号、方向、标记间隔及天线类型等,随时记录现场产生电磁波干扰的物体 (如渗水、电缆、铁架等 )及其位置。 纵向布线应采用连续测量方式,扫描速度不得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