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
援助保障。 截至 6 月 20日,全县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400 件,其中民事 195 件、刑事 204 件,行政 1 件,受理法律咨询 1129 人次。 三是高质量提供公证服务。 围绕政府中心大局,推进公证护航全县 “ 大拆大整 ” 工作,切实提高公证质量、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截 至 6 月 20 日, **南公证处办理各类公证事项 5770 件,公证数量同比增长 %,办理涉及 “ 大拆大整
全县在册社区服刑人员 66 人,其中缓刑 60 人,假释 3 人,暂予监外执行 2 人,管制 1 人。 男性社区服刑人员 55 人,女性社区服刑人员 11 人。 给予警告处分 14 人(未假外出 9 人,违反其他监管规定 5 人),办理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变更(迁出) 5 人,撤销缓刑 1 人,开展社区影响评估 85 件。 社区矫正中心被评为全省“ 先进社区矫正中心 ”。 加强安置帮教
今年以来完成判前社会调查和假释风险评估 553 例。 严格落实监管惩戒,对 16 人依流程办理了外出请假审批手续,对 13 人办理了居住地变更手续,对不服从管理的 3 人给予警告,对违反治安管理的 2 人给予撤销缓刑收监管理。 组织开展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活动,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逐一见面、逐一谈话,对重点人员逐人落实整改措施。 二是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水平。
是制定了《司法局每周大扫除活动制度》,明确每周 5 下午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从机关内部到包抓责任区彻底清扫整治,并做好对商住户的检查督促和保洁提示,确保不留卫生死角。 三、开展综合整治狠抓工作落实 司法局综合创建工作严格按照创建指挥部工作要求和阶段性任务安排,强化组织领导,精心谋划安排,大力开展综合整治,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推动。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在司法局业务办公用房临街面 LED
告牌、公共交通工具、便民服务大厅、服务窗口等阵地开展环境整治等综合法治宣传,扩大法治文化建设覆盖面、增强渗透力。 总结和培育法治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作用。 (二)优化法律服务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按照《 **县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五年推进计划( 20202020)》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积极探索网上网下平台融合工作 ,解决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通过服务卡上的联系方式直接向法律顾问进行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和诉讼代理等多项法律服务。 法律顾问在无特殊情况下,应及时接受电话咨询,并主动前往帮助村民排忧解难。 针 对农村基层群众集中难、上课难的问题,法律顾问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上法制课,包括在村支部会议、村民重要议事会议中增加法律学习的内容,有条件的到村小学上法制课等等,并落实各乡镇司法所为法律顾问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和帮助。 二
法治氛围。 关心支持驻 **部队的法治建设,安排律师、法律服务志愿者进军营开展法治宣讲活动,解疑释难,化解纠纷,巩固军政军民鱼水关系。 (二)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健全完善涉军维权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完善维护军人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为部队官兵和军属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进一步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处理部队及官兵的涉法问题
现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 (二)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健全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继续做好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切实做好困难党员职工的慰问和帮扶工作,积极参加区上组织的公益活动,并做好与联建社区结对共建工作。 (三)抓好典型示范工作。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树立机关先进典型,开展学习先进人物、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提振精气神
讼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重要渠道,截止目前各司法所分别共举办人民 调解员培训班 3 期,培训人民调解员 156 人。 (三)特殊人群管理工作。 一是社区矫正工作。 按照司法部、司法厅要求,围绕 “ 两个坚决防止目标 ”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衔接、管理、教育、考核奖惩等环节,健全完善了审前评估、分类矫正、定位监管等机制,认真落实周汇报、月报告、月考评、季评议、公益劳动
业行为,促进依法规范诚信执业。 鼓励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参与做好供给侧改革,创新丰富服务方式和内容,提高服 务水平。 推行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继续保持 “ 零投诉 ” ;落实法援经费管理办法和办案人员补贴经费,加强案件质量评审,确保应援尽援。 持续深化律师 “ 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 ” 活动,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做到精准帮扶,精准救助。 (三)强化法治保障职能,倾力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