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1、绥粳 6 号特征特性生育日数 134 天,较对照品种东农 416 晚 2 天,需活动积温 2500。 分蘖力较强。 株高 长 穗 ,结实率较高,一般在 85%,千粒重 中穗型品种。 秆强,活秆成熟,抗逆性强,抗稻瘟病,无垩苗病,该品系继承了绥粳 1 号抗盐碱,耐冷凉性强的优点,但米质、抗病性、丰产性继承了藤系 137 优点,均明显高于绥粳 1 号,粒椭圆型,有紫颖光,糙米率 垩白少,有光泽
1、优航 1号优航 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航天育种育成的恢复系航 1号配组而成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4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太空超级稻组合具有比其他高产杂交稻明显的根系、分蘖、穗粒优势和增产效果。 2004 年,我县进行了试验示范,从种植表现结果来看,该组合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等特点。 近两年来示范推广面积达500均产量为 67对照汕优
状又称细菌性鞘腐病,为害叶片、叶鞘、茎、节、穗、枝梗和谷粒。 叶片染病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缍形或不规则赤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条斑,使叶片局部坏死,不见菌脓。 叶鞘受害多发生在幼穗抽出前的穗苞上,病斑赤褐,短条状,后融合成水渍状不规则大斑,后期中央灰褐色,组织坏死。 剥开叶鞘,茎上有黑褐色条斑,剑叶发病严重时抽不出穗。 穗轴
1、名属同翅目,叶蝉科。 别名桃叶蝉、桃小浮尘子、桃小叶蝉、桃小绿叶蝉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 寄主水稻、棉花、桃、杏、李、樱桃、梅、茄子、菜豆、十字花科蔬菜、马铃薯、甜菜、葡萄等。 为害特点成、若虫吸汁液,被害叶初现黄白色斑点渐扩大成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早落。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黄绿至绿色,复眼灰褐色,无单眼,触角刚毛状,末端黑色。 前胸背板、小盾片浅鲜绿色,常具白色斑点。 前翅半透明,略呈革质
号 该品种由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开发。 选育单位四川省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 ,叶片较窄,外卷,上层叶片中宽直立,穗层整齐,穗粒较协调,耐寒性中等,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抗性:稻瘟病 3 级。 栽培要点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 63 同期播种,因秧龄弹性大,以栽中苗为好;移栽:栽插方式以宽窄行为好
1、鑫”介绍淦鑫 688由江西农大选育、江西现代种业开发并委托广西万里种业销售的超级稻新品种。 特征特性淦鑫 688 参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组区试,全生育期 122 天,在江西各地作二晚示范种植,全生育期 121 天左右。 在江西九江市等偏北地区及赣中南山区作一季晚种植,全生育期为 130135 天。 中抗纹枯病和白叶枯病,且后期抗寒力较强。 栽培要点适时播种移栽,培育壮秧,该品种作二晚种植
1、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也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1991 年首次传入江苏省,对水稻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后经大力整治,得到有效控制。 但近年,随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放开,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繁种或乱引乱调,大量未经检疫的带菌种子流入市场,加上夏季多台风多暴雨,极利于病害流行传播,导致了该病害在江苏省回升较快,淮北杂交稻种植区发生较为严重。
1、稻在夏季应重点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等。 1)种子处理,稻种应从无病田或轻病田留选。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也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 (3)加强栽培管理,保证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促使水稻植株健康生长,配合水的管理,创造不利于稻瘟病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 (4)抓住关键,适时喷药保护。 稻瘟病化学防治必须确立“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1、由黄极毛杆菌属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此时适逢暴雨、冰雹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病害极易流行。 长期灌深水以及偏施、迟施氮肥发病也较重。 发病轻的约减产 10,重病田减产可达 4060。 为害特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侵害叶片,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清状半透明小斑点,后逐渐沿叶脉方向扩展。 扩展时受叶脉限制,病斑呈细线状或短虚线状,黄褐色。
1、状主要为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 水稻分蘖期发病常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浸状椭圆形斑,渐扩展为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形大斑,剥去叶鞘可见根节部变黑褐,有时可见深褐色纵条,根节腐烂,伴有恶臭,植株心叶青枯变黄。 拔节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近水面叶鞘边缘褐色,中间灰色长条形斑,根节变色伴有恶臭。 穗期发病病株先失水青枯,后形成枯孕穗、白穗或半白穗,根节变色有短而少的侧生根,有恶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