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1、20(水稻) 【基本情况】特优 420系福建省宁德地区农科所利用广亲和恢复系亚恢 420(明恢 76与爪哇型广亲和品种 龙特甫 特征特性】19951996 年参加宁德地区晚稻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 别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19981999 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 对照汕优 63增产 参加龙岩市晚稻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 对照汕优 63增产 参加三明市单晚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 对照汕优
1、59(水稻) 该品种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龙特浦 A/盐恢 559 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壮实,芽鞘粗短呈紫色,叶片较挺,叶色较深,分蘖力较强成株株型较紧凑,株高 110 厘米左右,主茎总叶片数 1718 张,5 个伸长节间,顶部三张功能叶挺直上举,功能期长茎秆较粗壮,弹性好,叶鞘肥厚,报茎紧,不露节穗层整齐,穗型较大,成穗率高每亩有效穗 17 万左右,每穗总粒
1、0(水稻) 【基本情况】特优 70 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以龙特浦 A 为母本,明恢 70 为父本育成的杂交中、晚籼组合,明恢 70 是用 明恢 63 杂交,经多年选育于1986 年育成。 特优 70 经多年多点试验,具有高产稳产,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米质优良,适应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特征特性】特优 70 属基本营养型,全生育期作中稻与汕优 63 相当或早 12d
号(水稻)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审定情况: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 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登记号:995。 品种来源:特青 2 号三二矮。 特征特性:中籼迟熟品种。 株型好,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苗期耐寒,后期熟色好。 株高 110 厘米左右,亩基本苗 5 万一 6 万,最高茎数 30 万一
荔占水稻是增城市农业局种子站用泰国丝苗与增城丝苗与增城丝苗杂交,于 1990 年育成。 获 19971998 年度增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丰产性能:1996 年参加广州市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亩产 斤,比粳籼 89 增产 在十多个参试品种中产品名列第三。 该品种经广州市科委技术鉴定。 19981999 年本地区年种植面积超过万亩,是主要种植的优质稻品种之一,亩产稳定在 400500 公斤。
1、瘟病是我县水稻上的常发、重害性灾害。 及时掌握各阶段稻瘟病在我县的发生动态,是做好防治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 最近,我站分别到中村、绍廷、清水、桂花、关口等常年稻瘟重发区调查,水稻叶瘟目前只零星出现,发生期和发生程度与常年相近。 绥江常年稻瘟病的发生特点是:6 月侵入,7 月扩展,拔节后抽穗前病情仍会快速增长;过旺过弱苗重,弱苗比旺苗重。 今年水稻移栽期长、移栽期迟,目前稻苗长势参差不一
号(水稻) 选育单位: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 审定情况:1992 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登记号:994。 品种来源:泗稻 8 号/中丹 2 号。 特征特性:中熟粳稻品种。 株高 82 厘米左右,单苗带蘖 12 个,每亩最高分蘖 43 万,叶色中绿,叶挺直,植株矮壮,成穗率 65,每穗 110 粒,结实率90,谷尖顶芒,柱头白色
2、655。 (3)冈优 881: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 全生育期 1482 天,比对照汕优 63 长 1l 天。 耐肥,抗倒,分蘖力偏弱,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 2728g。 抗稻瘟病,具有再生力。 19971998 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5636367对照汕优 63 增产 1998 年在不同生态区 7 个点平均单产 6231467对照增产 1312。 (4)冈优 1577
1、者按:我们在 3119 期现代农业版向大家介绍了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中的水稻病害防治技术、水稻除草技术、稻飞虱防治技术,本期我们向大家介绍水稻钻心虫、纵卷叶螟、农田鼠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喷雾器科学使用技术及稻田常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 本期未署名稿件均由湖南农业大学何可佳教授和省植保植检站副站长提供。 钻心虫是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的俗称。 二化螟在湖南省各县、市都有分布,近年
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以工业废渣粉煤灰和氮、磷肥为原料精制而成的硅氮磷复合肥,不仅可减轻污染、净化环境,而且能变废为宝、开辟肥源,促进增产增收。 该项目已经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 2 等奖和第 11 届国际发明与新产品博览会(1奖等 6 项重大奖励,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氮磷复合肥含有硅 氮 磷 钾 以及锌、镁、铜、铁、钼、硫、硼等多种为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