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2、绿色有机水稻生产上首选的品种就是品星一号。 二、主要特点品星一号大米的外观与食味明显好于其他品种,是高产、抗冷的特级优质米新品种。 米粒外观透明,米饭油亮、松软可口、不回生、食味极佳。 因此,在吉林省第三届优质米评选中,品星一号大米的外观、食味、仪器分析的结果及综合分值,在参评的 22 个品种中,都位居第一。 是稻农调整优质米种植结构,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优质大米,增加收入的最理想品种
2、准,3 项达二级标准,除粒长外,所有指标都超过泰国米,米饭松散柔软,香味浓郁,冷后不硬,适口性佳。 丰优香占在安龙县的大面积推广,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与种业开发公司利润丰厚的双赢经济效益。 由于丰优香占在安龙县栽培表现较好,预计其将成为安龙县未来几年水稻栽培的当家品种。 现将 5 年来总结的丰优香占在安龙县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适期早播,科学定量,培育多蘖壮秧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2、拔 14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一般亩产量 700公斤左右。 2006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均亩产 850公斤,比对照汕优 2005 年续试,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63增产 均亩产 687公斤,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000亩,平均亩产 601公斤。 3、种灵”或“强氯精”进行种子处理。 时移栽。 湿润薄膜育秧亩播量 10公斤,旱育秧亩播量 35公斤。 一般于 3月 515
2、早衰和粳籼遮光的缺点。 穗数与穗重协调,早造亩有效穗数万穗、晚造万穗,千粒重克。 该品种米质晚稻为一级,达优质米标准。 抗病力强,对稻瘟病全群抗比达?,白叶枯病为级属中抗,高抗白背飞虱。 耐肥抗倒,特籼占茎秆基部节密,茎秆粗壮,维管束坚韧,叶鞘粗厚,亩产公斤仍不倒伏。 二、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在广东适宜于粤北以外地区晚季和中南部地区早季种植,同时适宜海南省各地早、晚季种植
2、一代二化螟、三化螟卵孵高峰期,苗稻瘟发生期,也常有稻象甲等其他病虫害虫发生。 7 月上中旬为二代三化螟卵孵高峰期,也是二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高峰期,白背飞虱若虫高峰期和纹枯病始发期。 7 月下旬为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也是三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高峰期,褐飞虱若虫高峰期和纹枯病盛发期。 8 月上中旬水稻破口期,常常巧遇三代三化螟卵孵高峰期,也是纹枯发病高峰期和稻曲病、穗稻瘟发生的关键时期n
2、区常规及杂交稻混合区试,平均产量 67杂交稻对照种汕优 63增产 比常规对照种粤香占增产 列常规稻之首。 2001 年进入复试并同时进行生产示范试种,南方稻区已有 10个省市引种试种。 粤丰占一般产量50067产栽培产量可达 60067丰占米粒细长、晶莹亮泽、饭味足、软硬适中。 季全生育 129天左右,晚季翻秋种植,约 112天,适合广东双季稻区早、晚季农时安排。 色翠绿、茎叶集散适中
2、0 万,每穗粒数约 140 粒,结实率 80%,千粒重 19 克。 穗数、粒数、粒重均属中间类型,通过高产栽培技术可增加穗数、粒数、结实率,提高产量的潜力仍很大。 质优经广东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中二软占米质为晚稻一级,米粒透明细长,米饭软而不粘,口感软滑,食味好,达优质米标准。 型好株高约 95 厘米,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分蘖中等,叶片厚直,叶色较浓,生势壮旺,群体通透性好
2、丰产性能突出,每亩一般产量 500右,高产栽培的在 650上。 4、米质优:外观定级为晚造一级;属于长粒型优质软性米品格,千粒重约23g,无腹白心白,成饭软滑味足。 5、抗逆抗病性较强:早造苗期抗寒性强;白叶枯病抗性 5 级;由九五国家育种攻关多省联合鉴定为中抗细菌条斑病;大田表现苗期抗稻蓟马。 6、生境适应性广:粗生易管,在中等或中上等田类种植更能发挥出其高产的潜力。 栽培要点
2、全生育期 115120 天。 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一般。 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不抗稻飞虱。 1997 年参加国家华南早籼组区试,平均亩产 50147公斤,分别比对照七山占(汕优桂 99(产 1998 年续试平均亩产 斤,分别比对照七山占和汕优桂 99 增产 199和 158。 1998 年参加华南早籼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4239 公斤,分别比对照七山占和汕优桂 99 增产
2、,平均亩产 4437 公斤,分别比对照七山占、汕优桂 99 增产 73%;1998 年续试平均亩产45987 公斤,分别比对照七山占、汕优桂 99 增产 185、1443;199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分别比对照汕优 63 汕优桂 99 增产1154、栽培要点:每亩秧田播种量 10125 公斤。 作早造秧龄为 30 天左右,作晚稻秧龄为 1618 天。 一般每亩插 2 万穴,基本苗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