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位, 3 在( )位, 表示( )个( ) ,个位上是( )。 7 、找规律填数; 3800 、 3850 、 3900 、 3950 、 ( ) 、 ( ) 9000 、 9200 、 9400 、 9600 、 ( ) 、 ( 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我会填。 (第 1— 3小题每空 分, 1其余每空 1 分,共 21 分) 8千克=( )克 45 毫米 = ( )厘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观察一些物体,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观察物体并动手来摆一摆好吗 ? 二、 做第 3题 你能动手摆一摆吗。 让学生 动手摆一摆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摆的 你是怎
2 、 、。 在 ○ 里填上 “ + ”“ - ”“” 或 “247。 ” 5 5=10 8 8=1 3 3=9 4 4=0 在 ○ 里填上 “ ”“” 或 “=”。 80厘米 1米 100 厘米 1 米 28 57 - 7 在( )里填上 “ 米 ”“ 厘米 ”。 ( 1)公园里小船的长大约 3( )。 ( 2)一支粉笔长约 8( )。 ( 3)一个铅笔盒长大约 20( )。 (
8247。 6 ( 1)学校在小勇家的( )面, 在小静家的( )面。 ( 2)超市的南面是( )。 ( 3)小静从家里出发,先向 ( )面走到学校,再向 ( )面走到超市,最后向( )面走到医院。 二、 计算题 ( 28分)。 直接写得数。 46= 57= 25247。 5= 69= 93= 82= 89= 15247。 3= 35247。 7= 48= 48- 8= 92= 81247。
算方法都只有一种。 ( ) 三、填一填。 ( 10 分) 加数 452 273 509 57 加数 386 737 312 640 和 813 900 被减数 143 185 597 456 减数 37 240 485 259 差 99 385 四、用竖式计算,验算 2 题。 ( 27 分) 588+ 468= 804- 276= 652+ 567=
584247。 56= 841247。 63= ,再计算。 588247。 21= 890247。 35= 918247。 54= 990247。 66= 4.有一块长方形果园。
)高 ① 1 条 ② 2 条 ③ 无数条 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个四边形是( ) ①平行四边形 ②正方形 ③菱形 ④长方形 三、填空(每空 2 分) 在梯形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 )。 下面的直角中,上底是( )厘米,下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是 8 厘
分析能力太差,从而影响了整个年级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复习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的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幵能用小数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 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幵掌握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吅运算
元 □247。 36= 24„„□,余数最大是 ( )。 ① 36 ② 35 ③ 0 (42+ a)+ 75= (a+ 42)+ 75,这里运用了 ( )。 ①乘法交换律 ②加法结合律 ③加法交换律 三 、辨析真伪 .(4分 ) (1)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的道理其实是相同的。 „„„„„ „ ( ) (2)68 97+ 3 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写成 68 (97+ 3),可以使计算简 便。 (
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 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 比轻重。 ( 1)出示天平,迚行介绍。 (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 指名交流。 4. 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乊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不高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