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素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苗期缺乏氮、磷、钾、硼等营养元素,可以通过叶色变化快速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 菜苗期缺氮,植株长势不旺,叶瘦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花青素增多,导致叶色变淡、发黄,后转为红色。 叶色变化由基部老叶开始,逐步向上扩展;从叶缘开始,逐步扩展至整个叶片。 防治措施:苗期用稀粪水(或尿素对水)泼浇;越冬前结合追施腊肥深施碳胺。 在根部追肥同时,叶面喷施 1%的尿素水溶液
1、薯的根系深而广,茎蔓又能着生地生根,吸肥力很强,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又次之,生长过程中所需氦、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一般为 1:1:三要素的功能各不相同,不可相互代替。 一、氮素供应不足,则老叶首先呈现缺绿,叶片数、分枝数减少,叶片缩小,节间缩短,叶片容易发黄早衰,进一步发展为老叶脱落,光合效能降低,严重影响产量。 促使根系发达,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2、害在果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2、缺素病与病毒类病害发病的植株虽然均表现为全株性发病,但发病的次序不一样。 病毒类病害的症状表现首先是从树冠或枝梢的顶端开始的,然后其它部位陆续出现。 而缺素病多数是先在树冠下部枝梢的叶片表现症状。 有些缺素病如缺锌、缺锰素病也可在树冠顶部新梢叶片表现症状,这种与柑桔黄龙病的中期症状极为相似,但前者发病的叶片不变小变硬,而后者病叶变小变硬。 3、对病树加强管理
2、死。 镁结瓜盛期(长至 16 片真叶以后),叶脉间产生褐色小斑点,下部叶片叶脉间失绿、黄化,严重时病叶黄枯;生育后期叶缘上卷,叶片呈黄白色,直至枯死。 2 防治对策在施足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的基础上,根据黄瓜对氮、磷、钾、钙、镁五大营养元素的需求,配方施用化学肥料;当发现黄瓜植株缺素时要及时对症补给。 氮结合浇水冲施硝态氮或尿素,也可叶面喷施 素液。 磷结合浇水冲施磷酸二铵或叶面喷施
2、叶片的叶尖和叶缘变褐变焦枯,叶面上常出现褐色坏死斑点或斑块,小叶叶尖萎缩,叶片向下卷曲,叶脉下陷;缺钾严重时植株呈“顶枯”。 预防措施:缺钾土壤增施钾肥作基种肥。 应急措施:同缺磷症。 缺钙症幼叶变小,小叶边缘呈淡绿色,茎节间缩短,植株顶部呈丛生状。 预防措施:在酸性较强的土壤中易出现缺钙现象,可撒施一部分石灰补充土壤中钙素的不足或调整土壤。 应急措施:叶面喷施 过磷酸钙水溶液,每隔 57
2、展成黄褐色斑块,严重时叶缘呈烧焦状;枝蔓木质部不发达,脆而易断;果实着色浅,成熟不整齐,粒小而少,酸度增加。 补救措施:发现缺钾,及时用 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 3草木灰浸出液叶面喷洒。 缺钙症。 葡萄缺钙时,幼叶脉间及叶缘褪绿,随后在近叶缘处出现针头大小的斑点,茎蔓先端顶枯;新根短粗而弯曲,尖端容易变褐枯死。 补救措施:在施用有机肥料时,拌入适量过磷酸钙;生长期发现缺钙,及时用
2、期及定植期要施足磷肥,也可用 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 缺钾症初期叶缘出现针尖大小的黑褐色斑点,后茎部也出现黑褐色斑点,叶缘卷曲,根系发育不良,幼果易脱落或多畸形果。 预防及补救方法在多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足钾肥,可在植株两侧开沟追施硫酸钾,施后覆土。 也可用 磷酸二氢钾溶液或 1%草木灰浸出液叶面喷施。 缺钙症植株瘦弱、萎蔫,心叶边缘发黄皱缩,严重时心叶枯死,植株中部叶片形成黑褐色斑
2、小,叶片背面呈紫色,花芽分化受到影响,开花迟,成熟慢,而且容易落花和“化瓜”,果肉中往往出现黄色纤维和硬块,甜度下降,种子不饱满。 补救措施:一是每 667 平方米用过磷酸钙 1530 公斤开沟追肥;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 缺钾症缺钾时,植株抗逆性降低,西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茎蔓细弱,叶面皱曲,老叶边缘变褐枯死,并渐渐地向内扩展,严重时还会向心叶发展
2、度过高,以及植株根部受病虫害或水分过多等,均能影响植株从土壤中吸取钙素,氮肥施用过多,刺激植株生长,从而消耗了对果实供应的钙,有助于此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一是科学均衡施肥。 除施足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外,还要施用一定量的过磷酸钙,以防土壤缺钙。 二是深耕土壤,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减少土壤钙的流失。 三是适时浇水,尤其是结果期注意水分的均衡供应,严防忽干忽湿
2、出现缺钾症状时,应立即追施硫酸钾等速效肥。 亦可进行叶面喷施 1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23 次。 缺钙元素:植株矮小,未老先衰,茎端营养生长缓慢,形成粗大富含木质的茎;侧根尖部死亡,呈瘤状突起,幼叶卷曲,叶缘变黄失绿后从叶尖和叶缘向内死亡;植株顶芽坏死,但老叶仍绿。 补救:每亩用 1%氯化钙水溶液 50 千克叶面均匀喷透。 缺锰元素:植株上部幼叶失绿或产生褐色斑点,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