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最后一个生育阶段。 整个 9 月份,上部棉铃都还在继续生长充实。 从现在到 10 月下旬采收完毕,还有 50 多天的时间,如放松了管理,仍可能遭受重大损夫。 (一)思想上对后期管理不能放松,尤其不要认为棉桃不多不能高产就不愿再投入了。 如果每亩能保住 4 万多棉桃,让它长大开好,每亩就能收四、 五百斤籽棉。 我下载了我省 6 个新的国审棉花新品种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轮作倒茬效果好。 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证明,轮一年可以减轻发病 20%,2年减轻发病 30%,3 年减轻发病 45%。 4 年减轻发病 65%左右。 二、增施钾肥挺管用。 施钾肥和有机肥的棉田黄萎病病株率明显低于对照。 因此,在施足氮、磷、微肥的基础上,中等肥力地块亩施纯钾 10 公斤、农家有机肥 2 方,可减轻黄萎病的发生。 三、土地平整发病轻。 平整好棉田,消灭死洼地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症状识别植株发病后叶片变为深绿且叶片变厚变脆,以后叶片上散生红色小点,最后全叶变红,叶脉保持绿色,即为红叶茎枯病。 病害严重时,叶柄基部变软,失水干缩,引起叶片枯萎脱落,茎秆顶端呈干焦状,同时易引发轮纹斑病和褐斑病的重复侵染,促使病株焦枯死亡。 有的植株病叶脱落后仍能长赘芽。 发病重和发病早的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主根、侧根均短而细。 二、病因分析该病为非侵染性病害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一到 7 月下旬及 8 月上旬,有不少棉区的棉农反映,一些棉花前阶段出现旺长现象,有的甚至出现疯长趋势,于是他们就施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 由于掌握不住浓度,施药浓度过大又遇到高温天气时,棉花植株表现出枝叶伸展不开的现象,棉花生长受到了抑制。 下面介绍几种缓解棉花旺长方法:喷施惠满丰活性液肥:该肥含螯合的腐殖酸盐类以及多元复合肥料,具有高活性、高能量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花铃期管理主攻目标是:保桃、增重、防早衰。 1、重施花铃肥:花铃期是棉花整个生育期需肥最多的时期。 对于土壤肥力高、雨多墒情好、棉株长势旺的棉田,可在盛花期追肥;对于土壤肥力一般、天旱墒差、棉株长势弱的棉田,应早施、重施,可在初花期追肥。 一般每亩追氮钾复合肥 1520 公斤。 并继续做好中耕松土工作,掌握宜浅不宜深的原则。 2、遇旱浇水、遇涝排水:如棉株长势缓慢,叶色暗绿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套荷兰豆共生优势明显,农民增收显著,是棉田一种理想的高效立体种植模式。 一、种植模式特点1、经济效益高荷兰豆亩产 1000 公斤以上,以每公斤 2 元计算,荷兰豆年产值 2000 元以上,棉花亩产 100 公斤以上,总收入达 3000 多元以上。 2、共生优势明显棉花为荷兰豆提供了天然的攀缘支架,荷兰豆后期枝蔓爬上棉花杆,透光通风,荷兰豆易结荚,产量高;荷兰豆根是直根系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适时适量搞好化控在用缩节安化控之前,要对棉花的长势细致地观察,一般在最顶端果枝长出两个花蕾时化控为宜,并针对不同长势区别对待。 使用剂量要根据不同品种对缩节安的敏感程度来定,不宜过量,一般的棉田用药量 3。 二、根外补肥随着棉铃的不断增多,棉田会出现点片脱肥现象,叶面发花黄,棉蕾脱落。 大量降雨会造成肥料流失,可根外追肥补充养分。 一般从花铃期开始,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150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在我地长江流域棉区发生量较大,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病较重而且较普遍,在我地则具体为 7、8 月份零星发病。 9 月中、下旬至 10 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受害轻的植株黄瘦铃少而小,纤维短,吐絮不畅,发病重的则植株提前枯死,棉铃不能成熟,对产量影响极大。 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红色、紫色斑点,逐渐扩展至全叶红褐色、褐色,叶片自下而上脱落成光杆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二一式、三二式双膜覆盖模式为主。 二一式模式每 150一种植带,3 月下旬首先按宽 35 15好沟,按株距 60种西瓜,4月 20 日前后按小行距 50行距 100种两行棉花,6 月上旬前西瓜可上市。 三二式双膜覆盖每 300带,3 月上旬按小行距 60行距 240成宽 100瓜畦,上盖地膜,按株距 50种或栽种瓜苗,盖小拱棚。 4 月中旬,去掉拱棚后在西瓜大行内按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犁县多年来棉花大面积栽培产量达 150 千克/667 平方米,棉花品种、密度配置、栽培技术日趋完善。 一、度达 80 厘米。 80%的肥料为基肥,20%的肥料作追肥随水滴施。 其中 60%70%氮肥、90%的二铵随犁人地。 播前用氟乐灵100110 克/667 平方米土壤封闭。 除破碎籽、秕籽等,做好播前发芽试验,发芽率达到 85%以上,确保一播全苗。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