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
斜面、障碍、台阶、沟壕、浅坑等地形。 而井下发生灾害后,工作环境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机器人的移动机构对井下环境的适应也可以说是对于非结构环境的适应。 通过对这些不同地形的分析,我们发现各种复杂地形都是由于少 数几种基本的地形特征构成,我们称之为“典型地形特征”。 常见的典型地形特征有三种,即水平面、倾斜面和垂直面障碍。 常见的大多数非结构环境的地形都可以视为这三种地形特征不同形式的组合
“不易自燃 ”。 开采外部条件 ( 1)交通运输 矿区有 4km 矿山公路接云(阳)开(县)公路, 55km 到云阳县接长江航运,距万州区 42km。 沿长江航道,顺江而下可至宜昌、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逆水而上可达万州、涪陵、长寿、重庆等地,矿区交通较方便。 ( 2)供电 矿井实行单回路电源供电,一回 10kV 电源来自云阳县供电局帆水乡供电所 10Kv变电站,线路长约 ,另一回为自备
煤尘爆炸下限 瓦斯浓度 煤尘爆炸下限 最小值 最大值 对比附表 2各观测点的煤尘浓度与相应的煤尘爆炸下限浓度可得,煤尘浓度远远小于其爆炸下限浓度,故该矿井的煤尘不会引发爆炸事故。 综上所述,该煤矿出现不安全事件的程度(即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为 %。 (三)确定该煤矿所需要的最佳通风量 根据煤矿开采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的实际要求,甘肃煤炭工业学校毕业论文 5
性,才能保证设备的正确设计和型号的正确选择,进而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 本设计以以上为指导思想。 本设计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包括 排水方案确定,排水管路计算及水泵选型,水泵安装图设计,水泵基础 设计。 方案的选择是设计的第一步,在方案选择时,由于是在井下,除了要 保证 整个系统中排水设备 占用的空间足够小, 还要有足够的空间方便进行 维修。
6。 该断层下盘 为 P1q 灰白色白云质灰岩 ;上 盘为 P2l 杂色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 C2wn 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及白云岩。 规模较小,走向长度约 700m,落差约 20m, 对深部煤层开采影响 不 大。 F 3 正 断层:位于矿区 中部 ,该断层上盘 C1j 浅灰色至灰白色厚层状灰岩,下盘 为 C1w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灰白色灰岩, 地层明显位移。 断层走向近 北 西向,长约
矿井瓦斯涌出总量为 6550 m3/d,折合为。 钻场布置 在瓦斯抽放项目中,利用联络巷施工沿煤层走向方向布置长钻孔,对本 分层采空区造成瓦斯积聚区域进行抽放,同时能够对下分层瓦斯溢出起到 拦截 的作用。 采空区埋管 瓦斯抽放 9 采空区瓦斯不仅在开采过程中向工作面空间和采空区涌出,而且在工作面采完密闭后也仍有瓦斯涌出。 与本煤层预抽瓦斯相比,采空区抽采的特点是抽采量大,但抽采浓度较低
风量 m3/min; S 其它 — 其它地点巷 道断面, m2。 经以上计算验算后,确定其它巷道最低需要风量。 五、采区需要风量按下式计算: Q 区进 =(∑ Q 采 +∑ Q 备 +∑ Q 掘 +∑ Q 硐 +∑ Q 其它 ) K 区通 式中 Q 区进 — 采区实际需要总风量, m3/min ; ∑ Q 采 — 采区内全部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 Q 备 —
C2 C25煤层未发生瓦斯动力现象及突出。 煤层自燃及煤尘爆炸性 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报告(检测编号 : M040315~M040317),矿井开采( K2)、 C24(K4)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C25( K1)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为自燃,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本矿按煤层自燃、煤尘无爆炸进行设计。 二、水文地质 1、地表水 矿山内地表水体较少
00m、倾斜长度 55m、采区面积 71500 ㎡;目前的 9万吨开采上限标高 +1465m、下限标高 +1420m。 二、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东翼邻近煤层开采情况:东翼 1420 水平以上 F5 断层以东上 1+2煤层北邻上 1 煤层已回采完毕,南邻中 4 煤层,还未形成工作面, F5断层以西上 上 1+中 4煤层均未回采,西段上 1 处于准备巷道施工阶段,东翼中 2 煤层正在计划打探眼
,通风不良,工作面布局不合理,过多留设煤柱,灌浆质量差等都可能导致发火。 (三)、 瓦斯、煤尘:大槽煤层为富含瓦斯煤层,其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绝对涌出量为 ,煤尘爆炸指数为 %有爆炸性危险,随着向深部开采,地温升高,紧密性断层增多,瓦斯危害性也将增大。 七 ) 、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范围: 安 6 断层交面线 至 3219剖面线 , 北至 大槽与上煤 组四煤层不整合线交面线, 上至 3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