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单项选择题: 严某夫妇认为读书无用,赚钱才是实惠的事情,故迟迟不让 10 岁的女儿读书,而让其外出当小保姆。 该夫妇的行为( ) ①属于违法行为 ②没有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 ③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④侵犯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力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对学生的安全管理
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大家在 P71 中把我们未成年人拥有的权利划一下。 除此外,隐私权也是大家很重要的一个权利。 大家把它补为第 17 条。 ( 2)重点讲解三项权利: 生命健康权 :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 , 分生 命权和健康权。 生命权是指公民生命不被非法剥夺的权利,健康权是指公民的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生命与健康是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 如果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
匪》 的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中少年面对灾害和侵害时采取了哪些行为。 通过分析交流让学生掌握自救时应注意的问题。 ( 2)设置新情境:多媒体出示八个图片,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当你遇到上述情景(意外事件)如何做。 先学生提出自己的办法,再小组交流,最后教师归纳,形成自我保护手册。 突出重点二: 善用法律武器,了解法律帮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 P89 的案例“劫持学生法不容”
机构,有一定的集体活动准则,以及集体成员对各项准则的遵守。 ④各部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相互依赖,并与其它的集体有机地联系。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 开集体;另一方面,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 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 ①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中的典型案例 ,通过分析案例导入主题 . 设计此题意图 在于让学生回顾以学过 的知识 ,再次明确中学生应该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培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从而引出本课要学知识 .(多媒体展示 ) 新授部分 : 第一层次 :活动环节一: 学生四人为一组熟读教材 8586 页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以下问题 : (1)请列举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良行为 ? (2)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全班交流
56 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 ( 1)中华民族是由汉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纳西族和高山族等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除汉族外还有 55个少数民族。 注意看注意不要把 55 和 56搞混了。 ( 2)我国目前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5 个省级自治区域。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 56 个民族生活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各民族和谐相处
教师鼓励激发情感 教师:环 保是人人都关注的话题,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 作为青少年一代的学生,希望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与探讨,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够为 环保事业做些什么。 二、教学 环 节一:“ 要经济还是要环保”辩论会 ,一组为经济组,一组为环保组 ] 21 页的关于林一家的阅读资料。 的论点准备有关资料。 在课堂上就“要经济还是要环保”的问题展开辩论。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他们思维活跃,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 同时,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又处于半幼稚、半成 熟的时期,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偏差。 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意识,有的学生用摧残其他 生命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学生以伤害其他生命为乐趣。 希望通过本
加速上升 150N的水平力,推着重 50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则 ( )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是 150N B.小车所受合力为 350N C.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150N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 150N ,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00N的水桶
效果应与一个大小为 F1+F2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2) G与 T的共同作用效果应与 一个大小为 GT的力的作用效果一致。 (三)设计自己的探究方案并参与讨论。 设计记录数据表格。 教师提出注意 事项: 1.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应在一点上。 2. 为保证橡皮条 S 的上端到达的位置 A在两次操作中为同一点,应在 A点位置水平固定一标尺。 3。 多次测量,将数据填入制定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