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
时,试分别分析上述误差对两种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 编号 2020 2020 学年第二学期 审核责任人签 字 科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参考班级 010311115 陆 永 贵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命题教 师 印数 得分 张树 仁 200 评阅人 刘 薇娜 于俊 鹏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0 分) 0 是 前角 的符号,是在 正交平 面内测量的
度,并画图标注切削层参数 ap、 aw、ac和 f。 f n 题 图 外圆车刀 2. 如 题 图 所示,以外圆柱面在 V 形块上定位, 在插床上插内键槽,已知 外径 0 -= A ,内径d ,外径 A 对内径 d 的同轴度允差 为 ,分别计算加工尺寸 H H2 的定位 误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 2020) 机电成本 B 卷 3 题图 工件在 V 形块上定位 解:对 H1 的定位误差
() 3.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对冷却后钢的组织和性能没有很大影响。 () 4.奥氏体晶粒的大小主要取决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 5.冷却方式和冷却速度对奥氏体的组织转变 及其钢的最终性能没有影响。 () 6.索氏体与托氏体同为片层状珠光体,他们之间的仅有厚薄的差别。 () 7.完全退火工艺适用于过共析钢。 () 第 7 页 8.球化退火工艺适用于亚共析钢。 () 9.完全退火工艺适用于亚共析钢
5.箱体类零件加工时的定位粗基准应考虑的问题有 在保证各加工面均有加工余量的前提下,应使重要孔的加工余量均匀 , 装入箱体内的旋转零件应与箱体内壁有足够的间隙 , 注意保持箱体必要的外形尺寸。 6. 证套筒零件内外圆同轴度的加工方法为 一次装夹完成内外圆加工 , 先终加工内孔,以孔为基准终加工外圆 , 先终加工外圆,以外圆为基准终加工内孔。 7.装配精度一般包括 相互距离精度 , 相互 位置精度
3)急剧磨损阶段。 当刀具磨损量增加到 一定限度时,切削力、切削温度将急剧增高,刀具磨损速度加快,直至丧失切削能力,此阶段称为急剧磨损阶段。 在急剧磨损阶段让刀具继续工作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既保证不了加工质量,又加速消耗刀具材料,如出现刀刃崩裂的情况,损失就更大。 刀具在进入急剧磨损阶段之前必须更换。 3. 什么是误差复映 ?误差复映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待加工表面上有什么样的误差
命、生产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选择切削用量的顺序应为:首先选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选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 从刀具寿命出发,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因此应选择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选择较小的切削速度。 从机床动力出发,应保证有足够的切削力,因此较大的切削速度同时选择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43 细长轴车削有何特点。
工表面粗超度增大 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防止积屑瘤产生的措施 : 1) 正确选用切削速度,使切削速度避开产生积屑瘤的区域 2) 使用润滑性横好的切削液,减小切屑底层材料与刀具前刀面间的摩擦 3) 增大刀具前角,减小刀具前刀面与切屑之间的压力 4) 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硬度 切屑的类型 :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崩碎切屑。 切削力 :金属切削时,刀具切入工件
件选择毛坯:小轿车的偏心轴应选( A),皮带轮应选( B) A. 锻件 8 粗基准选择时,若要保证某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则应选择( B ) 9. 夹紧力的方向应 与切削力方向 ( A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 C )工件加工表面。 10. 轴类零件用双顶尖定位时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 . 四、简答题( 40分 每题 10分) 1. 具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7.有一铜棒外圆精度为 IT6,表面粗糙度要求 Ra= ,则合理的加工路线为 C -半精车-精车 -半精车-粗磨-精磨 -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半精车- 精车-磨-研磨 8.镗孔时,镗床导轨在 C 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影响较大 . 9.在安排工艺路线时,为消除毛坯工件内应力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常进行的退火热处理工序应安排在 A 进行。 10. 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工件材料在切削加工中, D
后角的大小。 F. 副后角的测量:在副偏角的位置上,将转台转过 90度,确定副正交平面。 在副正交平面内将指针的 d边与车刀副后刀面贴合,此时,扇形盘指针所示刻度即为副后角的大小。 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测量方法 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车刀角度标注图 图 3: 车刀角度标注图 实验目的 : 1)了解测力仪的工作原理。 2)研究切削深度与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