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
5. 熟悉工件材料的加工性、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 6. 掌握砂轮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磨削运动、磨削力的特点及其磨削过程。 达到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金属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论,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重点 1. 切削用量与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寿命、 加工质量的关系。 2. 刀具几何参数与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寿命、加工质量的关系。 三、方法与手段 利用多媒体
糙度 (2) 用Φ 的麻花钻钻孔 ( 3) 用Φ 10 的丝锥攻丝,加工 M10 的螺纹孔 工序 四 :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 1) 粗铣 16mm 的槽, 加工经济精度 IT12,粗糙度 ( 专用 夹具) ( 2) 粗铣 槽的倒角 , 加工经济精度 IT12,粗糙度 ( 3) 粗铣 16mm 的槽的两端面,加工经济精度 IT12,粗糙度 (专用夹具) 工序 五 : ( 1)
有飞边、浇口、冒口及其它缺陷,以便于定位准确、可靠。 本课程设计选择工件底座及后端面作为粗基准,可以为前端面及下底面的精基准加工作好准备。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在选择加工方法时,一般总是首先根据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和工厂 集体条件,先选定它的最终工序加工方法,然后再逐一选定该表面各有关前导工序的加工方法。 主要的加工方案和加工方法选定后,再选定次要表面的加工方案和加工方法。 选择加工方法
;传动链误差将影响工件端面、台阶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和螺距误差。 18 何谓装配尺寸链最短路线原则?为什么要遵循此原则。 答案:在构建配尺寸链时,应剔除与封闭环精读无关的尺寸,使配尺寸链最短,称尺寸链最短原则。 因为只有遵循此原则才能使每个尺寸能分得较多的公差,降低加工成本。 19. 简述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的一般原则。 答案:要便于安装,减少装夹次数,减少刀具种类,便于进退刀
动化设备生产时,对产品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测、控制和管理。 ④能够对机械自动化设备和数控设备、常用工艺装备提出合理化技术改造需求。 机械制图、技术测量与公差配合、机械制造基础(刀具、机床)、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液压与气动、数控编程、CAD/CAM/CAPP、机械加工工艺、夹具知识,模具知识,量具测量知识、质量控制知识、检测技术、机电设备维护。 普通车、铣工种的操作
质量包含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两方面的内容。 其中,表面层的几何形状特征主要由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表面加工纹理、伤痕组成;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表面层的加工冷作硬化、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变化、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33 车削一铸铁零件的外圆表面,若进给量 f=,车刀刀尖圆弧半径re=3mm,试估算车削后表面粗糙度的数值。 Rz。 =Ra。 =H=f2/8 rε*1000 H
位基准进行加工 主轴钻通孔后 以锥堵或者锥套心轴代替内锥面加工则以支撑州颈为定位基准。 加工顺序的安排 按照粗精加 工分开 先粗后精的原则。 4. 齿轮加工工艺 从工艺角度可将其看成是由齿圈和轮体两部分构成 按齿圈上轮齿的分布形式 齿轮可分为直尺 斜齿 和人字齿轮。 圆柱齿轮的技术要求 将各项公差分成三组 规定 12个等级 3— 4级为超精密级 5— 6级为精密级 7— 8 级为普通级 8
(a) 是长销小平面组合定位情况,图 (b) 是短销大平面组合定位情况。 下面正确选项有( )。 (a) (b) A. .图 (a) 限制了 4 个自由度,图 (b) 限制了 5 个自由度 B. .图 (a)、图 (b) 都限制了 5 个自由度 C. .图 (a)、图 (b) 限制的自由度相同 .D. .图 (a)、图 (b) 未被限制的自由度都是 X E. 图 (a) 限制了 5 个自由度
为 7和 4。 3. 设计工艺 ( 1) 选择加工方法 所有孔都是在实体上加工,为防钻偏,均先用中心钻钻引正孔,然后再钻孔。 为保证¢ 35H7 孔及其 2﹡¢ 15H7 孔的精度,根据其尺寸,选择铰削作其最终加工方法。 对¢ 60 的孔,根据孔径精度,孔深尺寸和孔底平面要求,用铣削方法同时完成孔壁和孔底平面的加工。 各加工表面选择的加工方案如下: ¢ 35H7 孔: 钻中心孔--
为切削热。 其来源主要有 3 种: ( 1)切屑变形所产生的热量,是切削热的主要来源。 ( 2)切屑与刀具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 3)零件与刀具后刀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传入零件的切削热,使零件产生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特别是加工薄壁零件、细长零件和精密零件时,热变形的影响更大。 磨削淬火钢件时,磨削温度过高,往往使零件表面产生烧伤和裂纹,影响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