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① ② ③ ④ ①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和辅助生产的材料 ② 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 ③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 ④ 专设销售机构耗用的材料 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其他业务支出 ⑤ ⑥ ⑦ ⑤ 基建工程部门领用的材料 ⑥ 福利部门领用的材料 ⑦ 对外销售的材料 会计学 38 ( 4) 根据我国现行税收法规的规定 , 当原材料发生用途
资产净值和折旧率计算当期应提折旧额。 会计学 74 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预计使用年限 2 100% 年初固定资产净值 年折旧率 会计学 75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注意事项 •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应注意,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某一年度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小于该年度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折旧额,则该年度可以改按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以便进一步加速折旧。 会计学
收到的股利 会计学 40 小结 3:按权益法核算的账务处理示意 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投资收益 银行存款 应收股利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成本 购买股权 股权金额 成本高于权益差额 成本低于权益差额 被投资企业净收益时 被投资企业净亏损时 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收到现金股利 摊销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摊销股权投资贷方差额 享有净收益额 享有净亏损额 长期股权投资 ─ 股权投资差额 购 买 时的股利
• 披露原则:企业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及其金额 • 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是指在非货币性交易中以什么资产与什么资产相交换,即交换资产的的性质。 如甲公司以库存商品与乙公司的一台设备相交换。 • 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换出资产的金额,是指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确认的收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涉及换入多项资产的
相互联系地登记,即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入几个或一个有关账户的贷方,记入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 概括为: “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来自 库下载 经济业务四种类型 左边 有关项目的金额 此增 (借方 )彼减 (贷方 ) 右边 有关项目的金额 此增 (贷方 )彼减 (借方 ) 两边 有关项目的金额 同时增加 (左借右贷 ) 两边 有关项目的金额 同时减少
债率确定负债 、 所有者权益比例。 正常认为 , 负债应小于自有资本 , 以保持财务结构稳定 , 但负债过低 , 使企业丧失杠杆利益 , 故定位 4: 6, 比较理想; ( 2) 确定固定资产比率。 通常 , 固定资产应小于自有资本 ( =股东权益 ) , 占到 2/3较好 , 这样可以使企业自有资本中有 1/3用于流动资产 ,不至于安排资产变现或借债来满足日常资金需要。 若固定资产= 40%
000 6000 7000 6000 8000 3000 34000 1000 ( 1)记帐凭证: 借:销售收入 80000 借:利润 94000 借:运输收入 27000 贷:销售成本 63000 贷:利润 107000 贷:运输支出 18000 贷:管理费用 13000 ( 2)过帐(将上述结帐分录过入收入费用分类帐) 28 四、会计报表 帐 户 报 表 资产权益类帐户 余额 资产负债表
具体会计准则 —— 是基本准则的具体化,它是根据基本准则的要求,就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其程序作出具体的规定。 具体会计准则分为四个部分: 1. 各行业共同经济业务的会计准则 2. 有关财务报表的具体准则 3. 有关特殊行业的基本业务的会计准则 4. 有关特殊业务的会计准则 我国的会计法规 企业会计制度:根据经济业务的不同特点制定的有关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 我国 《
审计 第六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 组织 ,即 , 会计实体 : 该假设界定了会计处理的空间范围,如业主个人的支出不归企业范围 独立组织会计工作 独立计算盈亏 的 经济单位 独立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关系 法人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 法人 二、持续经营假设
体育馆要购买网球投掷器 A或 B 设备 0 1 2 3 4A 500 120 120 120B 600 100 100 100 100设备 A价值 500元 ,能使用 3 年 ,每年末修理费120元 ,设备 B价值 600元 ,能使用 4年 ,每年末支付修理费 100元 ,两台机器性能相同 ,每年收入相同 . 解题方案分析 • 方案 A – 计算 A、 B设备成本的现值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