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
2、 3738的高温。 对霜霉病和灰霉病也有一定的耐病性。 二、“454”须施足底肥,每亩应施腐熟猪粪 10000 公斤,磷酸二铵 50 公斤,硫酸钾 20 公斤。 采用营养钵护根育苗。 随着幼苗的长大,要及时疏散秧苗,保证每个秧苗都有足够的营养面积,苗龄一般为2530 天。 度过高易徒长,温度过低易寒根。 一般白天为 2030,夜间为 1518。 到中后期要防止高温危害
2、。 为增强幼苗抗逆性,定植前 1 周适当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 2023,晚上 1012),进行低温炼苗。 2 扣棚整地扣棚利于增加地温。 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 5000磷酸钙 100木灰100酸二铵 30面喷 500 倍液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 定植前 1520天做高畦,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距 7080行距 4050畦栽双行,株距 30栽 4000 株左右。 3 度管理缓苗阶段,白天保持
2、季栽培时,幼苗期一般不摘心,待主蔓快到架顶时,进行摘心。 高产栽培时,可采用一主两侧式进行整枝,使其均匀地分布于架面上,充分利用光能,以合成更多的养分。 瓜秧两旺,前期加强中耕,进行蹲苗,以蹲到根瓜坐稳,足以坠住瓜秧时再浇催瓜水为好,否则浇水过早,易引起植株徒长,出现化瓜的危险。 初花期以控为主,结瓜期以促为主。 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根瓜收后,采取一清一混交替进行,顺水追施尿素,每
2、斤。 3、生长势强、抗逆性强。 播种后 50 天植株的株高、节数、茎粗,叶面积分别比长春密刺高 40、20、15、40;而且耐低温、耐弱光,1998 年 1 月下旬连续 9 天阴雨雪天,日光温室内降到 3仍可正常生长,耐霜病。 高抗白粉病和真菌枯萎病。 适于直播、嫁接栽培。 4、商品性好、品质好。 瓜条顺直翠绿、无黄条、瘤刺中等;果肉厚,比长春密刺厚 米,含糖量高达 比长春密刺的 29。
2、 小时后播种。 每平方米床面撒种子 斤,覆土厚度 2 厘米。 前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周喷一次小水,但不能过湿,后期炼苗时控制水分。 23 片真叶时用 150300 毫克/千克乙烯利快速喷一遍,促进雌花分化,节间缩短。 三、整地:选择 2 年内未种瓜类作物的疏松肥沃地块精细整地。 亩施土杂肥5000 公斤;复合肥 100 公斤,饼肥 100 公斤。 移栽前一周左右,整土作畦,畦宽 1 米
2、,亩栽 33003500 株。 二、定植1、栽苗栽苗宜选晴天进行。 将苗子按大、中、小分级,搬运到定植垄旁,从整个温室来看,大苗应放到东西两头和温室前部,小苗宜放到温室中间。 从一行来看,大苗在前,小苗在后,一般苗居中,这样有利后来生长整齐一致。 因为温室里光照是前强后弱,摆苗和栽苗时要掌握前密后稀,以使不同部位的苗子获得基本相似的光照。 定植时可按株距开穴,穴内栽苗;或在定植垄上开一道深沟
2、 100 厘米,亩栽 3300 至 3500 株。 二、定植 1栽苗 栽苗宜选晴天进行。 将苗子按大、中、小分级,搬运到定植垄旁,从整个温室来看,大苗应放到东西两头和温室前部,小苗宜放到温室中间。 从一行来看,大苗在前,小苗在后,一般苗居中,这样有利后来生长整齐一致。 因为温室里光照是前强后弱,摆苗和栽苗时要掌握前密后稀,以使不同部位的苗子获得基本相似的光照。 定植时可按株距开穴,穴内栽苗
2、黑仔南瓜种在除粘质后浸泡 13 小时,即捞出晾干播种,不需催芽。 育苗播种前,先将苗床用水喷透,在第一个苗床播黄瓜种,要尽量稀播,在第二个苗床播黑子南瓜种,要尽量密播。 下种后黄瓜苗床撒覆土 1 厘米。 然后用 800倍敌克松药液将覆土撒透,再在苗床铺上地膜,育苗期间棚内温度应控制在35,黄瓜种播后 3 天即有三分之一森锌、甲基托布津等药液喷洒一次。 5 天即黄瓜苗出齐后
2、病害的发生。 从预防霜霉病的角度出发,用于种植黄瓜的温室是不能设置和启用下放风口的,这样就可以避免霜霉病孢子随气流蹿入温室或大棚。 2、合理轮作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连作,不仅使枯萎病、疫病等侵染性病害日趋加重,也使多种生理病害频频发生。 因此,采用黄瓜与非瓜类作物 23 年的轮作,应作为综合防病的前提。 3、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具有多抗性的黄瓜品种还没有
2、千克、硫酸钾 810 千克,然后浅耕。 覆盖薄膜以提高地温,若地温过低可在定植前 35 天用热风炉等加温,一定要在棚内地温达到 1012时才定植。 定植管理定植时一般采用小高畦栽植,每亩栽 40005000 株。 也可以采用主副行栽植,当副行植株长到 1314 片叶、一般结有 34 条瓜时,掐掉其生长点,促使 4条瓜早日上市。 最后株数可保留 35004000 株。 1、温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