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
2、感病呈褪绿色黄斑;真叶感病,叶缘或叶背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特别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到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导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间呈大片黄枯现象。 发病条件:一般情况下,黄瓜霜霉病的孢子囊在温度 1520 度时,空气相对湿度 83%以上时才大量产生,且湿度越高产生的孢子越多,叶面有水滴或水膜并且持续 3
2、腐熟的有机肥料(如沼气肥),少用氮素化肥。 在施肥方法上要少量多次,浓度宜淡。 一般每生产 1000实,黄瓜吸收氮 收各种营养元素的变化动态应与整个植株生长量的增长同步。 氮肥过多或磷肥、钾肥过少时最易产生苦味。 因此,一定要按照所需营养比例配合施用才能避免苦味产生。 三、合理调控棚温采用塑料大棚保温栽培的黄瓜,当地温长期低于 13时,根系发育不良,对肥水的吸收能力减弱
2、12 厘米的高垄,两垄底部间距 30 厘米、上部间距 50 厘米。 在垄上按行株距5027米带土坨栽植两行苗,垄中央留一条浇水沟。 栽后用幅宽 口放苗,从膜下浇足定植水。 这样既利于提高地温和保证适宜的水分供应,又可降低湿度,抑制病害的发生。 五、科学追肥,合理浇水肥料不仅能供给植株充足的营养,还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1定植时可使用丰收一号进行灌根,可促进缓苗,促进生成新根
2、在 55温水中浸 25 分钟,然后用冷水冷却,晾干播种。 2、药剂浸种:用 40%福尔马林 100 倍液浸种 30 分钟,浸种后用清水洗净,晾干播种;将种子放在 2漂白粉溶液中浸 30钟,浸后用清水洗净;用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浸种 4 小时。 3、药剂拌种:用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 药量拌种。 其次要选择抗病品种,像现在一些西红柿品种有高抗叶霉病、抗卷叶、抗青枯病等。
2、给水(心叶呈深绿色即为缺水),不要使其生产受到抑制。 利根瓜生产,提早上市。 总之育苗期管理一定要区别于“长春密刺”。 意防治立枯病,猝倒病。 保苗 3000,在地温稳定在 12 度以上,晴天大水定植。 施基肥 5000 公斤以上,结瓜后每摘二套瓜亩追施化肥 10斤。 挥津杂系列黄瓜侧枝瓜多,瓜条增重快等丰产性状,几即植株 10 片叶以下的侧枝宜全部去掉,使根瓜和腰瓜迅速生长
2、,深绿色,白刺较密,棱瘤较明显,瓜条长 32 厘米左右,但瓜重 200 克左右,把短,肉厚,商品性好。 被命名为“天津农业名牌”。 栽培要点:品种生长发育速度快,温度适宜条件下,从播种到现蕊仅需 32。 因此播种期应从定植起前推 35,切忌苗龄过长。 生理苗龄以三叶一心为宜。 种前苗床底水一定要宠足,尽量使苗期不再补水。 以减轻定植时散他。 播种至出苗或分苗阶段,温度要高,白天控制在 28
2、催芽,1420 小时种子发芽,播种在营养钵内。 营养土配制:50草炭、30腐熟马粪、20园土,加适量二铵和少量杀虫杀菌剂,拌匀过筛。 育苗期间温度白天 2528,夜间 1618,子叶期内不宜高温高湿,以防徒长,苗龄 1 个月。 定植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定植后适当浇水追肥,注意降温和放风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11 月底陆续采收上市,翌年 3 月中旬左右拉秧。 (二)冬瓜 选用抗病、高产
2、风,放风量大小及时间长短主要根据黄瓜温度管理指标和室内外气温、风速及风向等的变化来决定。 (4)肥水管理根据黄瓜需肥需水特点和根系吸肥吸水特性,肥水管理总的原则是少量多次,黄瓜肥水管理分为采收之前、开始采收至盛果期、采收后期三个主要时期。 采收之前适量控制肥水,防止植株徒长,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开始采收至盛果期掌握勤施少施的原则,一般自采收起每 35 天浇淡水肥一次
2、瓜伸蔓期植株体生长最快,蒸发速度也快,容易缺钙;新建棚地土层养分不足,生长期间养分供应不足,大棚温室遇到长时间低温、光照不良、根系受损等不良条件时,容易出现缺钙症状。 特点:黄瓜缺钙症是黄瓜的生理性病害,不具有侵染性,在田间个别植株上出现,叶片表面症状明显,对瓜条没有很明显影响。 二、黑星病的为害。 田间表现症状:黑星病是黄瓜生产过程中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能够为害黄瓜的生长点、卷须叶片、蔓部
2、而对于不仅主蔓结瓜,侧蔓的结瓜性也较强的品种,中后期不能缺肥,应增加追肥次数和钾肥用量,并进行多次根外施肥,加速瓜体膨大,并延长产瓜期。 3、注意防涝抗旱 秋黄瓜生长前期常会遭受阵雨、暴雨天气,要注意防止泥土过湿造成幼苗沤根和病害蔓延。 结瓜期需水量多,若碰上干旱,必须勤于浇水,防止瓜肉产生苦味。 浇水要小水勤浇,每天早、午浇 1。 4、注意防治病虫 秋季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