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20 2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2 23 24 25 C 26 27 28 29 3。
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2)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①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②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一致。 ③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的上述三个特征是互相关联的,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 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 ——经济 ——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
化性质会不会因此而发生剧烈的变化呢。 血浆中的水含量为 90%~92%之间 血浆的 PH为 ~ 人体的正常体温在 37℃ 左右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 80~120mg/dL 人体正常血浆在 37 ℃ 时渗透压为 770KPa,相当于生理盐水( %NaCl)的渗透压。 各种有机物含量保持动态平衡 有机物种类 浓度 G(或 mg) / L m mol / L 血浆 蛋白质 血清总蛋白 60 ~ 80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2)知道水体污染与防治 谈一谈你所知道的水污染的防治。 3)知道土壤污染与防治 土壤污染--固体垃圾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应当怎么办。 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青海生态环境状况堪忧 4)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减灾防灾的措施 我国沙漠化治理速度远赶不上沙化速度。 据统计 , 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 , 而且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 的速度扩展 ,
起重要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血液中的 CO2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使血浆 pH 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答案 C 考点三 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 1 . 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 20) 247。 10%] 247。 10%=800( g) {[( 20) 247。 10%] 247。 10%}247。 10%=4000( g) 共计 5600 g。 同理 , “ 最少消耗多少植物 ” 应按 20% (最高能量传递率 )来计算: ( 20) 5 5+( 20) 5 5+( 20) 5 5 5 =900( g) 返回目录 例 1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的叙述 ,
向 逐级递增 ; 能量 按箭头方向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③ 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交叉连接形成一种网状联系。 [练习 1]如图是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试回答。 ①该食物网有几条食物链组成。 ②指出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③若给植物喷洒不易分解的农药 DDT,这种农药在 _____体内浓度最高。 ④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经常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告诫学生尽量不要使用,以减少对身体的毒害及对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是 ( ) A. 乙醇 B. 乙酸 C. 三氯乙烯 D. 甘油 北京英才苑教师频道 4 25. 环境污染造成三致作用 ,三致作用是指 ( ) A.致病作用、致癌作用和致死作用 B.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畸作用 C.致病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畸作用 D.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死作用
大气 污染 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 质量 标准 的现象。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一百多种。 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 粉尘 、 烟液滴 、 雾 、 降尘 、 飘尘 、 悬浮物 等。 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 二氧化硫 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
越激烈。 互利共生 什么叫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二者 不可分离 的关系叫互利共生。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举例: 植物 → 根瘤菌:有机养料 根瘤菌 → 植物:固氮 互利共生 合作关系 海葵和小丑鱼的互利共生 地衣(互利共生) 蚂蚁 “ 饲养 ” 蚜虫 麝牛群体护幼体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举例: 1) 动物体内 :蛔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