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
2、粉螨。 其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为:蒲螨:雌虫身体呈椭圆形,两端略长,黄白色或淡褐色,扁平,长 米左右,头部较圆,具有可以活动的针状螯肢。 雄螨体较短,近似菱形,第 4 对足末端向内弯曲,附节末端有一粗爪。 蒲螨行动较缓慢,喜群体生活。 蒲螨主食菇类菌丝,制种、发菌、出菇期都可受其危害。 大量发生后,犹如撒上一层土黄色药粉,几天内就能毁灭料瓶、料袋或料床上的全部菌丝。 粉螨:体形比蒲螨大,圆形
1、袋立体栽培黑木耳新技术,不仅可解决黑木耳袋料栽培产量低、易污染的弊病,而且具有不受气候条件、场地、资源、资金等限制,省工、省料、产量高、品质优、易栽培、周期短、效益高等优点。 一、栽培场地可利用蔬菜大棚、空闲场地、阳台、楼顶、林果树荫下等场地,但要临近水源,通风好,远离污染源。 二、栽培季节以当地气温稳定在 1525时为最佳出耳期。 三、原料配制1棉籽壳 90%、麸皮 5%、玉米粉 3%
1、木耳是东北的主要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往往产生杂菌,严重影响黑木耳的产量。 只有了解黑木耳的主要杂菌并知道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才能防止杂菌的生成。 1 皮箍属草菌类,多为栗壳色(边缘黄褐色),少为笋片色。 子实体紧贴在耳木上,边缘不翘,状似贴膏药,严重时,贴满耳木,引起木质部粉状腐朽。 长有此菌的耳木不产生耳芽。 此苗在潮湿和连续阴雨天气发生严重。 边蛾也称褐轮韧草菌。
1、木耳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由于它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很受农民的欢迎。 以袋料栽培为例,一般每袋成本为 025065 元,可产干耳 50 克,以每公斤 50 元计算,每袋可得 2 元纯利,每亩可收入 24 万元,一年可种植两茬,即获利 元。 一、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温度木耳属中温型,发菌和出木耳温度约在 2025较为适宜。 2湿度培养菌丝体时,环境湿度 5060即可
细羊毛状,毛短整齐,浓密,粗壮有力,齐头并进地延伸直至瓶底,生长均匀,上下一致,挖出来成块,不松散。 菌丝长满瓶后,在菌体表面一般会分泌出褐色水珠。 以后在瓶壁四周和表面出现浅黄色透明胶质耳芽。 菌种柱与瓶壁紧贴,瓶内壁附有少量白色水珠的为新鲜菌种。 若瓶底有浅黄色积水,菌柱离壁干缩,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 正常的菌种有黑木耳特有的芳香气味,若有臭味和霉味,或出现斑块状及球状不发菌的现象
黑木耳生产中,污染料一般被当做废物丢弃。 实际上,这些污染料基本上还保留着食用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经处理后,仍可用来栽培食用菌,且食用菌产量与质量基本与正常料栽培的相同。 污染料处理的方法并不复杂,首先要清理一块场地(与黑木耳生产场地保持一定距离),将污染料倒在场地上摊开晾晒。 污染越严重,晾晒时间应越长,一般晾晒 510 天。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杀灭污染料中大部分杂菌
1、工栽培的黑木耳,一年种、三年收,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 每年接种一批段木,便可连续生产。 (一)采收的成熟度。 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腹面已产生白色孢子粉,此时应立即采收。 (二)采收季节。 分春、伏、秋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这段时间的木耳,朵大肉厚,色泽灰黑,吸水膨胀率好,质量佳。 从小暑到立秋前采收的叫伏耳,此时由于气温高
1、菌:有的晚生品种最好进行困菌,就是让长满菌丝的菌袋,在培养架上放一段时间,使菌丝进一步强壮,是高产措施之一,困菌的时间就是有效积温,即日平均温度的累积温度,其有效积温 400500。 如果困菌室日平均温度20时需要困菌 2025 天。 划口催耳:4 月中下旬,在困菌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划口、催耳。 如果培养室不清洁,最好把菌袋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进行划口。 划口的方法是:菌袋倒置
1、木耳袋栽,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出耳阶段),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最终关系到经济效益。 “V”形口最佳。 其优点一是口形小,培养阶段与空间接触少,避免露空养分散失;二是口形上大下小,菌袋上方的薄膜,一经划破即翘起,似伞一样遮盖于穴口,培养阶段喷水时起到保护伞作用,避免喷水直透穴口,引起杂菌污染;三是“V”口下方三角尖部位小,正好让水分保留一小点于尖口,有利于穴口保湿出耳
、原料配方黑木耳细粉 350克,赤砂糖 1000克,水 100克,食用熟油和香精少许。 二、工艺流程糖入锅加水熬煮加黑木耳粉加香精调匀压坯切块冷却包装成品。 三、溶于水,过滤除去杂物后放入干净的锅内,用文火熬煮。 去杂质浸泡,清洗干净,烘干后放入粉碎机中磨成粉末,粉末过筛备用。 加边搅拌,使之混合均匀。 停火后的糖液趁热倒入搪瓷盘中,稍冷后即将糖液压成坯。 厘米3 厘米1 厘米的条状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