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
1、家指出;随着袋栽黑木耳的迅速发展,加之森林资源的减少,传统的用锯末屑做培养料已远远满足不了全国各地栽培户的需求,而且成本大幅度提高。 现将树叶袋栽黑木耳新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阔叶树叶原料处理把林区落地的树叶和小树枝一起收集起来(陈旧树叶也可),在阳光下晒干。 用畜力或机动车、粉碎机等加工粉碎,同时每粉碎 30公斤干树叶,再粉碎 10公斤豆秸秆备用。 二、培养料配方与配制方法(一)培养料配方
1、年来采用的雾灌育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灌水技术。 试验证明,雾灌育耳是获得稻产、高产、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雾灌育耳设备干(直径 40米)、支(直径 25米)、毛(直径10米)三级高压聚乙烯塑料管,微型雾化喷头、管件组成。 安装时,干管连接水源垂直于支管,支管垂直于每架耳干,毛管(长 15 米)平行于每架耳干,悬挂其上空。 雾化喷头间距 ,安装在毛管同一侧面上,使耳干受水均匀。 为了减少投资
时雾灌能够多出潮春耳,其增产量占增产总数的 80以上。 初夏如果不出现高温(30以上),采用雾灌降温增湿,还可多采收潮耳。 每次雾灌的时间应大于半个小时小于两个小时。 雾灌时间的长短与空气的干湿、温度的高低、耳干含水量的多少等条件密切相关,天气干燥、温度高、耳干含水量少时,雾灌时间可适当延长,反之雾灌时间可适当缩短。 雾灌应以间歇供水为宜耳干前期吸水速度较快,水的利用率高
1、测定,全糖 粗脂肪 铁 钾 粗脂肪 全糖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两种物料均是栽培黑木耳的良好原料。 用桑枝木屑及蚕粪栽培黑木耳,与一般培养料相比,至少可以多采收一次,相关技术如下:一、桑枝、蚕粪预处理春蚕饲养结束后桑树夏伐,伐下的枝条在田间晒成半干后用木头切片机和木头粉碎机进行粉碎,由于枝条韧皮部韧度强,粉碎机械要作适当改动,即增加筛板强度,将筛孔直径改为 6 毫米。 粉碎后的木屑在太阳下晒干
1、薯是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 伴随着木薯加工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产生了大量木薯渣产生,并因此带来一系列环保问题。 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到变废为宝,笔者根据木质素、纤维素的生物降解规律,结合黑木耳等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栽培基质的营养和物理性能等要求,进行了木薯渣替代阔叶树木屑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并筛选出相配套的优良菌株,为木薯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2、份),不仅菌袋易污染,而且子实体易得流耳病,降低产量,甚至绝产。 3 拌料与装袋黑木耳为木腐型食用菌,需要丰富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培养基配方以木屑78%、麦麸 20%、石膏 1%、白糖 1%为佳,含水量以 65%左右为宜。 用 1733袋装湿料 1右,松紧度要适中、均匀一致。 4 菌用 方厘米高压蒸气灭菌 时;常压蒸气灭菌的料温达 100后持续灭菌 68 小时,再在锅内闷 34 小时。
1、棒的原因1、菌种选择不当:错误地将在段木上栽培表现良好的菌株,不经过适应性和抗霉性试验,盲目地应用于袋料黑木耳上。 2、季节安排不当:一是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养菌期间超温,高温高湿条件下各种杂菌趁机感染。 二是秋栽黑木耳栽培季节安排过迟或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发菌期间气温低于 20,发菌缓慢,引起杂菌感染,导致菌棒腐烂。 3、养菌期间管理不当
1、于气候差异,在温度高的南方以秋栽为主。 摆袋出耳时间的选择。 木腐菌对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分解利用是靠菌丝分泌各种酶的作用进行,而酶对温度极为敏感。 就黑木耳而言,菌丝对低温的忍耐力比高温强得多。 据测定,木段内的菌丝体在零下 3040也能安全过冬,而高温会使菌丝蛋白质变性,使酶失去活性,菌丝体内各种代澍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 温度在 2832,菌丝生活力就很快衰退。 所以
2、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养菌期间温度过高,菌丝体内细胞质营养液流出,表现吐黄水现象。 出现吐黄水的栽培袋,袋内菌丝被粘液包围,生理活动受到限制,菌丝逐渐死亡,高温高湿条件下其他杂菌趁机感染,造成烂棒。 二是秋栽黑木耳栽培季节安排过迟或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发菌期间气温低于 20,菌丝生理活性低,发菌缓慢,不能迅速地占领培养料,引起杂菌感染,导致菌棒腐烂。 13 养菌期间管理不当
1、年来黑木耳销售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有新的变化,其传统栽培模式段木栽培已将“难撑”。 其一:木耳资源消耗太大,不利长远发展。 其二:依靠半天然的人工管理单产低下,栽培效益不稳定。 时代进步急需提高效益,产业化呼唤栽培革新。 面对黑木耳袋料栽培成活率低,杂菌易污染,产量低,是食用菌界普遍头痛的难题。 龙泉市安仁富忠食用菌场科技人员进行了科学大胆的探索栽培,历经三年最终掌握了其栽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