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从小就受到父母严格教育的人 , 但又是一个尽情享受青春的美丽的人 ,一个有着美丽又羞涩的梦想的女孩。 课堂互动 答案 “ 奶奶拂袖而去 ” 在内容和表现主题方面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 答案 (1)“ 奶奶拂袖而去 ” 的原因是想要男孩的梦想破灭了 , 说明 “ 我 ”最初的境遇是如此的凄惨 、 悲凉 , 充满着辛酸。 (2)这种逆境激发出 “ 我 ” 自强不息的斗志和顽强进取的精神
3、 汉字在其最初的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约有 4500 个单字; 具有 2000 年生命的希腊字母只有 24 个大写字母;具有 1500 年历史的玛雅文的符号约有 270 个;巴比伦楔形文字有 640 个基本字;埃及圣书字早期有 700 多个符号,而后增至 2000 多个。 汉字到了小篆时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收篆文字 9353 字;隋代陆法言切韵收 12158 字;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广韵收
4、想一呼百应,则加强民主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科学普及工作2将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对应不贴切的一项是(D)A “喝水不忘掘井人” ,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过去二十年卓有成效的合作深表感谢(饮水思源)B人应该有满足的时候,不要总是这山望见那山高(见异思迁)C你别跟我花马吊嘴,糊涂油抹了心,打量我不知道你干的那些事(财迷心窍)D主意是你出的,出了事儿
5、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守城将士严阵以待的情景)C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不忍离别之情)D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从琼筵。 南风一扫胡人净,西入长安到日边。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复兴邦家的爱国之情)5下列各句对修辞方法的分析
4、别字的一项是(D)A一位代表激动地说:“人民公仆就应该敢于碰硬,就应该有为民造福的远大报负,不能只想自己加官晋爵。 ”B座落在日内瓦市中心的万国宫是联合国履行国际使命的标志性建筑,每年三四月份,联合国人权会议就在它的地下负一层 17 号大厅举行C8 月 1 日,广西首艘专业能源槽车滚装船“北部湾”号下水启用,这标志着我区船泊修造业向专业性船泊建造成功拓展D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仍在加大
4、是一部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艺术水平很高的电影C我看到在窗边站着的身穿连衣裙的姑娘,悄悄地捂着嘴笑D出门时,他带上了那件褪了色的已经好久没穿的粗呢外套3下列句子中,语体色彩恰当的一项是(B)A小王在课后捧读小说B值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世界文化政府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C老师们正在商谈有关评选三好学生的问题D阿山和我一样也是种田郎,他和夫人一家五口
4、音时却读成了另一个音,也就是读“混”了B造成误读的原因各不相同, “读半边” “多音字” “方言音”都可能造成误读C由于所要认读的目标字与某个已知读音字的字形相近,或者由于两个字具有相同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相同的声旁),往往就会依据“读字读半边”而造成误读D多音字的具体读音应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 例如, “弱不禁风”中的“禁”就应读“下列关于“异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
3、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素材积累1965 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 在喝下午茶的时候
3、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泛)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赤壁怀古)9水至清则无鱼
4、不易解决的问题:心中的早去掉了。 方量词:一石头。 方麻烦;别扭。 也作“疙疸”。 答案:(1) “淡薄”:义项是本义,也是基本义,义项是比喻引申义。 (基本义与引申义关系密切,明显可以看出是由引申来的。 基本义较具体,而引申义相对抽象。 )(2)“疙瘩”:义项是本义,义项是借代引申义,义项是比喻引申义。 2下面例句中的“则”与文段中“则忧其民”中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是(D)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