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3)当 F2< Fsin θ时,无解 (如图丙 ) . (4)当 F2> F时,有唯一解 (如图丁 ) 两个解 一个解 无解 一个解 课堂讲义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例 2 按下列两种情况把一个竖直向下的 18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1)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并等于 240 N,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另一个分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与受力的关系 实验次数 加速度 a /(m s- 2) 小车受力 F /N 1 2 3 4 5 6. 保持托盘中所放重物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并测出小车与所放砝码的总质量 M ,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 7 .继续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步骤 6 ,多做几次实验,在每次得到的纸带上标上号码。 8
(1)确定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作出 受力和运动示意图 . (3)求合力 F或加速度 a. (4)根据 F= ma列方程求解. 课堂讲义 2.解题方法 (1)矢量合成法 :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加速度的方向即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正交分解法 :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 ① 建立坐标系时
平衡力 作用对象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依赖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依然可存在 叠加性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 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 不 同 点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可以是同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 相同点 大小、方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正交分解法。 ① 矢量合成法 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 反之,若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也可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物体所受的合力。 ② 正交分解法 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受力分解,且将加速度所在的方向选为 x 轴或
表面要很光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为了美观 B.为了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积 C.为了避免尖端放电 D.为了减小和外界的摩擦 解析: 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突出的位置,电荷比较密集,易产生放电现象,故应尽量使其表面光滑.故选 C. 答案: C 静电的防止和应用 静电的利用有很多种,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复印等,它们都是设法使工作物质带上电荷
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1 .避雷针利用了尖端放电原理 . 2 .避雷原理 ( 1 ) 带电云层靠近高大建筑物时 ,由于 受云层产生的电场的作用 ,与带电云层所带电荷电性相同的电荷被排斥而流入大地 ,建筑物上留下了与带电云层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的电荷 .当电荷累积到足够多时 ,会发生强烈的放电 ,即雷击现象 . ( 2 )
三、多过程问题分析 课堂讲义 1.当题目给出的物理过程较复杂,由多个过程组成时,要明确整个过程由几个子过程组成, 将过程合理分段 , 找到相邻过程的联系点 并逐一分析每个过程. 联系点: 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 ,另外还有 位移关系 等. 2.注意:由于 不同过程中力发生了变化 ,所以 加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对每一过程都要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分别求加速度. 课堂讲义 【 例 3】
D. 无论怎样移动滑动触头 ,L 消耗的功率不变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解析 : 电源电压恒定 ,也就是说 ,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恒定 . 当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 ,发光二极管发光变强 ,光敏电阻的电阻变小 ,所以电流变大 ,则 L 消耗的功率变大 . 答案 : A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C . 1 0 = 1 ,表示一人启爆,另一人不启爆,炸药包爆炸 D . 1 1 = 1 ,表示二人 都启爆,炸药包爆炸 解析: 由题知此电路为 “ 与 ” 门电路,故 0 0 = 0 , A 正确 .0 1 = 0 , B 错误 .1 0 = 0 , C 错误 .1 1 = 1 , D 正确. 答案: AD 二、非选择题 ( 每题 10 分,共 60 分 ) 5 . 下面是逻辑电路图及其真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