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一定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 练一练 】 ( )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质量数不同 D、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B ,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对化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其主要论点有:①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8 8 1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K层 L层 M层 N层 2 氦 He 2 18 氩 Ar 2 8 8 10 氖 Ne 2 8 36 氪 Kr 2 8 18 8 54 氙 Xe 2 8 18 18 8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稀有气体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K 层 L 层 M 层 N 层 O 层 P 层 规律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个( K
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强烈的腐蚀性。 注意:液溴保存要水封,并用玻璃塞。 二、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的性质,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提取出来的方法,叫做萃取。 萃取是一种常见的分离物质的方法。 萃取剂选取的原则: 与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
Cl2 + 2KI → 2KCl + I 2 Br2 + 2KI → 2KBr + I 2 非金属单质的活泼性 即单质的氧化性 F2 Cl2 Br2 I2 阴离子的还原性: Fˉ Clˉ Brˉ Iˉ 想一想:氟能否将氯离子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X2)都能与氢气 (H2)反应 X2(g) + H2(g) → 2HX(g) 【 推测 1】 (1)卤素与氢气反应的条件: (2)反应的程度:
后面加入试剂中除去。 加入试剂 1 ( ) 加入试剂 2 ( ) Mg2+ SO42 Ca2+ } 剩余杂质 } 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原理 阴极: 阳极: 总反应: 2H2O + 2NaCl = H2↑ + Cl2↑ + 2NaOH 电解 阴极 产物 :H2和NaOH(无色酚酞变红 ) 阳极 产物 :Cl2(淀粉 KI变蓝 ) 阴极 (铁 ):与电源的 负极 相连 阳极 (炭 ):与电源的 正极
如何把海带中存在的碘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并分离出来。 为什么要灼烧海带。 海带灰常用水浸泡,想一想主要是什么离子留下了。 (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先把这些植物烧干,灼烧成灰(烧去有机物),再用水浸泡;使其大部分的碘离子转入水中,最后选用氧化剂将其氧化成单质碘。 ) 海带 海带灰 灼烧 溶解、过滤 含碘单质的溶液 含碘元素的溶液 残渣 氧化剂 碘的有机溶液 CCl4 Cl2 碘 蒸馏 碘的提取
有哪些作用 ? 1.形成离子键的微粒是什么。 阴、阳离子 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 (统称 静电作用 ) 活泼金属( 第 Ⅰ A族、第 Ⅱ A族)的金属 与活泼非金属( 第 Ⅵ A族、第 Ⅶ A族的金属 ) : ( 1)含 10个电子的阳离子 ; ( 2)含 10个电子的阴离子 ; ( 3)含 10个电子的化合物。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 CsI B. NaF C. LiI D
( VIA, VIIA)形成的化合物,如 NaCl、 Na2O、 Na2O2等。 2)、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如 Na2CO MgSO4 3)、 铵盐。 如 NH4Cl 4)、强碱。 如 NaOH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 H2O CaCl2 NaOH H2SO4 Na2O CO2 Na2O2 NH4Cl NH3 CH4 8试一试: 思考与交流: (
问题: 表示参加反应 物质的量 和 反应热 的 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 热化学方程式。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一下 热化学方程式 与 一般的化学方程式 的书写 有什么不同。 (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 注明反应的温度和 压强 ,( 为什么。 )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 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 ( 2)、标出了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 , ( 为什么 要标出。 ) ( 3)、写出了反应热
: 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 “ .”或小叉 “ ”来表示。 (2)阳离子的电子式 : 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 n+”电荷字样。 (3)阴离子的电子式 :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 [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 “ n”电荷字样。 电子式注意 [ 练习 ] 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硫原子, 溴原子, 硫离子, 溴离子 S Br [ 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