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
小系统 单片机采用 12M晶振作为时钟源,复位采用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方式 仿真原理图如下: 图 13 最小系统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电子系 10 串行口扩展 I/O 口 为了减少对 I/O口的占用,数据传送采用 AT89C51 串行口方式 0 中断外接同步移位寄存器 74HC595 扩展出一个 8位并行口实现 8位数据并行传输。 仿真原理图如下: 图 14 I/O口扩展 74HC595
图 采用 DIP40 封装的 AT89S52 单片机实物图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7 图 采用 DIP40 封装的 AT89S52 单片机引脚定义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如图 所示。 图 单片机复位电路。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8 单片机的时钟振荡电路 单片机的时钟振荡电路如图 所示。 图 单片机的时钟振荡电路。 LED 显示单元电路
Y6 L L L H H H Y7 L L H L L L Y8 L L H L L H Y9 L L H L H L Y10 L L H L H H Y11 L L H H L L Y12 L L H H L H Y13 L L H H H L Y14 L L H H H H Y15 X H X X X X NONE H X X X X X NONE 表 74HC154 真值表 9 2.
速度快,占内存空间少等优点,但在编写复杂程序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汇编语言依赖于具体的机型,不能通用,也不能在不同机型之间移植 [7]。 C 语言是一种源于编写 UNIX 操作系统的语言,它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可产生压缩代码。 C 语言结构是以括号 { }而不是子和特殊符号的语言。 C 可以进行许多机器级函数控制而不用汇编语言。 与汇编相比,有如下优点:对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不要求了解,仅要求对 51
3V,2V甚至到 1V,工作电流由 mA 降至 μA ,这在便携式产品中大有用武之地。 单片机的技术门槛较低开发成本也较低非常适合初学者进行学习和锻炼使用。 现在市场上常用的单片机主要有 MCS5 AVR、 ARM、 PIC 等。 其中 应用最广泛的单片机首推 Intel的 52 系列,由于产品硬件结构合理,指令系统规范,加之生产历史 “悠久 ”,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常作为单片机学习的教材。 且
觉惰性可以理解为光线对人眼视觉的作用、传输、处理等过程都需要时间,因而使视觉具有一定的低通性。 实验表明,当外界光源突然消失时,人眼的亮度感觉是按指数规律逐渐减小的。 这样当一个光源反复通断,在通断频率较低时,人眼可以发现亮度的变化;而通断频率增高时,视觉就逐渐不能发现相应的亮度变化了。 不致于引起闪烁感觉的最低反复通断频率称为临界闪烁频率。 通过实验证明临界闪烁频率大约为 24Hz。
跳过一个 ALE 脉冲。 ( 2) PROG 功能:片内 EPROM 的芯片,在 EPROM 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2. PSEN —— 外 ROM 读选通信号。 图 33 AT89C51 引脚图 8 89C51 读外 ROM 时,每个机器周期内 PSEN 两次有效输出。 PSEN 可作为外 ROM芯片输出允许 OE 的选通信号。 在读内 ROM 或读外 RAM 时, PSEN 无效。
机以 Intel公司的MC48 为代表。 这个系列的单片机内集成有 8 位 CPU、 I/O 接口、 8 位定时器 /计数器,寻址范围不大于 4KB,具有简单的中断功能,无串行接口。 第二阶段 (19781982 年 ):单片机完善阶段。 在这一阶段推出的单片机其功能有较大的增强,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场合。 这个阶段的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 I/O 口,多级中断处理系统, 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
点 阵的行控制引脚相连, P2 口则直接与点阵的列控制引脚相连。 9 电源电路的设计 电源电路采用普通集成稳压电路,在本设计中,由于考虑到成本问题,这部分电路就以输出 +5V 的稳压电源代替。 单片机芯片的性能及功能分析 32 条可编程 I/O 线 两个 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 6 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通道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管脚说明: ① VCC:供电电压。
宏晶科技生产 的STC12C 高速单片机 系列的 STC12C5A60S2 单片机 , 其管脚与传统 51 系列单片机完全 中央处理器 LED 点阵电子 显示屏 键 盘 温度传感器 红外接收 时钟电路 报警电路 桂林电子 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第 5 页 共 36 页 兼容 , 所以 使用的编译器和指令代码都和传统 51 单片机相同。 其速度是传统 51 单片机的 8~ 12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