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
图 R 实验数据记录 U=2V R( ) 2 4 5 I( A) 分析比较上面的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 电流和它的 电阻 成 反比。 1 结论 1: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 电流 跟 这段 导体两端的 电压 成正比。 结论 2: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 电流 跟导体的 电阻 成 反比。 欧姆定律 :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14∶ 1 7.在图 536 的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图中,接线正确的是 8.用变压器给负载供电,能增加变压器输入功率的办法是 A.减小负载电阻 R的阻值 B.增加原线圈的匝数 C.加粗原线圈的导线 D.减少副线圈的匝数 二、填空题 9.如图 538 所示交流的波形,则其电压有效值U=______,周期 T=______,频率 f=______.把这个电压加在 R=10Ω电阻上,在 t=10s
作只发热 电吹风吹冷风/热风电路 M 220V S1 S2 卫生间安装 照明灯和换气扇电路 既可同时工作 也可独立工作 教室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电风扇必须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 :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 , 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 画出电路图。 M S1 S • 思考 :用两个灯泡、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源设计出一个灯泡亮度不变
I / A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讨论: 实验结论与猜测有没有差异。 在这一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研究问题的方法。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本实验中 , 我们研究的是 I与 U、 R的关系 , 而 U、 R都是可以变化的物理量 , 现在我们为了研究的方便 , 先把其中的一个量控制为不变 ,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1)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 ) 2.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线是从 N 极流向 S 极。 ( ) 3.右手螺旋定则是判定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之间关系的一项定则。 ( ) 4.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应线不存在南、北极。 ( ) 5.判断电流周围的磁感应线方向应该用左手。 ( ) 三、选择题 1.根据磁感应线方向的规定
体的电阻成 反比。 欧姆定律 = 基本公式: 变换式 U= I R R= U I R一定时, I与 U成正比;U一定时, I与 R成反比。 实验结论 UI曲线 I/A 0 U/V 1 2 3 4 小结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 2)实验电路: ( 3)实验过程: ( 4)实验结论: ( 5)实验注意事项:电路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 V A R一定时, I与
多因素问题转化为单因素问题的方法 —— 控制变量法 研究思路 研究电。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 ,可用电压表逐段并联 ,电压表无示数 ,说明被并联的部分没有断路 (可能短路或完好 ),电压表有示数 ,说明被并联的部分断路。 (3)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方法 : (或画电路图 )方法 : (1)应先对电路进行分析 (电流表当 导线 看待 ,电压表当 断路 看待 ) ,确定干路和支路。 (2)再按电流路径分别将各个元件按回路进行排序。 (3)再 按 各个 排序 分别
个 半圆环 一对与电源连接的 电刷 直流电动机 电动机是把 电能 转化为 机械能 的动力机器 使用直流电的电动机叫做 直流电动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是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小知识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直流电 , 如干电池 、 蓄电池提供的电流都是直流电。 请看动画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磁体 线圈(电枢)
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R1 R2 U1 U2 = 二、串联电路特点 例 : 三 .并联电路的特点 ③ 电流 ① 电压 ② 电阻 U= U1= U2 =… I = I1 + I2+… = + +… 1 R并 R1 R2 1 1 若 n个同为 R的电阻并联,则: R总 =。 若两个 R1和 R2的电阻并联,则: R总 =。 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 三 .并联电路的特点 例 : 将 R1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