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
4 9 提交资料 4 3 : 哈尔滨 市位于东经 125176。 42′~ 130176。 10′、北纬 44176。 04′~ 46176。 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哈尔滨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 松花江水系 和 牡丹江 水系 ,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本次进行测绘区域北起北新街,南至先锋路,西至景阳街,东至南直路,该区域地势比较平坦
供的自动方法或人工方法剔除,直至上式满足。 然后在 WGS84 坐标系下进行二维和三维约束平差。 最后固定各已知点的北京坐标及 高程进行三维平差。 8)动态 GPS 观测技术要求: 流动站距参考站的距离一般不超过 3km。 10 参考站采用静态 GPS 控制点或国家四等以上控制点,由一参考站迁到另一参考站后应对两控制点进行检核。 检核限差:Δ x≤ 5cm;Δ y≤ 5cm;Δ h≤ 10cm
受降水均匀,湿度比较稳定; 岗丘背风处:呈局部干旱,干湿情况多变; 洼地:过湿。 地形影响土壤发育 地壳升降,或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 化 —— 影响土壤的侵蚀与堆积过程; 引起水文、植被等一系列变化。 土壤发育与时间的关系 绝对年龄:开始形成土壤时起,直至现在的时间; 相对年龄: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
法、成图比例尺 成图方法:全解析法数字化成图 测图比例尺: 1: 1000 六、 地形图分幅、图幅编号和图名的规定 本 项目 1: 1000 数字化地形图,采用 正方 形分幅,图幅尺寸为 50cm 50cm(实地为东西长 500m,南北宽 500m),以图幅西南角图廓点坐标公里数编码作图幅编号, X 坐标在前, Y坐标在后, X、 Y坐标均取至小数点后两位(即 ),中间以短横线相连,如:。 以
一级 静态 快速静态 ≥ 15 ≥ 4 ≥ 5 ≥ 45 ≥ 15 10~60 ≤ 6 2)观测作业要求:每时段采集数据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记录此时段之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故障情况;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接收机初始化(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集间隔、改变天线位置;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
或环路路线, n 为测站数 表 5 水准测量测站限差 等级 视线长度 ( m) 前后视距差 ( m) 前后视距累积差( m) 黑红面读数差( mm) 黑红面高差之差( mm) 四等 100 5 10 3 5 ( 3)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形而定,传统测图方法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不宜小于下表之规定 表 6 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 (点 /km^2) 测图比例尺
降温愈多;离地面愈高,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见下图)。 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 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 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 冷却 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慢
H乙。 ②计算两地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 /100米 )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T差 = H相 /100。 2020/11/4 ③ 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海拔为 H低 ,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海拔为H高 ,该图的等高距为 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 H高 - H低 ≤H相 < H高 -
堅硬岩層,形成石林或峰林 石灰岩地形的特徵:地面崎嶇不平 石灰岩地形的特徵( Ⅱ ) 石灰岩地形 雨水或河水滲入地下,在岩層中進行溶蝕 洞穴內因碳酸氫鈣溶液滲出 → 形成鐘乳石、石筍、石柱等 石灰岩地形的特徵:地下洞穴發達 圖 104 石灰岩地形的特徵( Ⅲ ) 風成地形:風成作用: 乾燥地區地表缺乏水分與植被、日夜溫差大 熱漲冷縮強烈 → 岩石崩解 風成地形 風成作用
界相和谐的生态系统。 suitable soil and suitable tress 是使造林树(草)种的特性尤其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相统一。 native tree species 指自然分布区内的树种 , 是树木长期适应该地区自然环境而分布和生长的树种。 ecologic adaptation 植 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或要求。 biolog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