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
1、年来,个旧市陆稻种植随着旱育移栽技术的应用推广已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如何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是发展陆稻生产,确保陆稻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陆稻常见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龟子的幼虫)、金针虫(叩头虫的幼虫)、蝼蛄(啦啦蛄)、地老虎(截虫)等。 这类害虫危害期在土中生活,以食害种子、幼芽、根茎,造成缺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毁种,导致减产。 针对目前陆稻生产的需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要有:蔗龟、蔗头象虫、蛀茎象虫、甘蔗白蚁、甘蔗刺根蚜等,其中又以蔗龟、蔗头象虫、蛀茎象虫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现将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蔗龟1主要种类有:大等鳃金龟)大等鳃金龟:多分布在肥沃的砂壤土地带,主要以幼虫危害根部。 虫体大、食量大,危害期从 6 月上旬至 11 月中旬长达 6 个月之久,能把须根全部吃光,只剩一根蔗桩插在土内,手提就起,风吹就倒,造成整丘
2、伏于土壤中,傍晚飞出活动,取食树木及农作物的叶片。 雌虫把卵产在 10 厘米左右深土中,孵化后幼虫危害大豆、花生及麦苗。 一年发生 1 代。 以成虫或幼虫过冬。 如越冬幼虫多,翌年为害就重。 金针虫以幼虫咬食发芽种子和根茎,可钻入种子或根茎相交处,被害处不整齐呈乱麻状,形成枯心苗以致全株枯死。 春季 3,秋季 9是为害期。 常见的沟金针虫 2才能完成一个世代,大部分是以幼虫在
1、年来,个旧市陆稻种植随着旱育移栽技术的应用推广已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如何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是发展陆稻生产,确保陆稻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陆稻常见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龟子的幼虫)、金针虫(叩头虫的幼虫)、蝼蛄(啦啦蛄)、地老虎(截虫)等。 这类害虫危害期在土中生活,以食害种子、幼芽、根茎,造成缺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毁种,导致减产。 针对目前陆稻生产的需要
2、针虫(1)喷施药液。 用 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安全间隔期 2 天),或 20%氰戊菊酯乳油 20003000 倍液(安全间隔期 5 天),或 50%辛硫磷乳油 1000倍液,或 90%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或 40毒死蜱乳油 1000 倍液,在防治适期内喷洒地面(后三者安全间隔期均为 7 天)。 (2)撒施毒土、毒沙。 用 50%辛硫磷乳油 斤加水适量,喷拌 125175
布满虫口虫道,不能加工和食用,并加快腐烂,造成减产。 生产中,可及时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毒杀防治,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喷乐斯本。 在红薯生长发育期间,每 1015 天叶面喷洒一次 1000 倍乐斯本水溶液,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顺着茎叶流向根部为宜,连续喷洒 35 次。 乐斯本是种渗透性很强的杀虫剂,它会通过藤蔓传导到地下部,将地下害虫杀死,保护地下薯块。 二、淋茶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