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12.《蚂蚁大战》中场面描写的特点是 ( ) 13.《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 ) 14.《陌上桑》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 ) 15.《秋兴八首》 (其一 )中,抒写漂泊之感的诗句是 ( ) ,巫山巫峡气萧森 ,塞上风云接地阴 ,孤舟一系故园心 ,白帝城高急暮砧 《虞美人》的情感内容是抒写 ( ) 、羁旅之愁 、遭贬之愤 、危机之虑 、亡国之痛 17.《再别康桥》中, “夕阳中的新娘
本文能够塑造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 ( 1)使用了肖像描写,如写张巡, “ 须髯辄张 ”。 ( 2)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 如写南霁云的拔刀断指,南霁云去贺兰将军那儿请求发兵,贺兰强留霁云,南霁云为了走,于是就抽刀断指,表示自己回去的决心。 如此贺兰就不能够再留了。 再如南霁云抽矢射塔,他对于贺兰拥兵坐视,不去支援 非常愤怒,所以他抽出箭射到佛塔上说,有朝一日我破了贼兵,我饶不了你贺兰。
在写作练习中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论毅力》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正反对举的方法来阐明毅力的重要性的?答: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这其中隐含着两个方面:一成一败,论点本身就是正反对举,把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 本文自始至终都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从论证看,首先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然后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
“日薄西山 ” “ 气息奄奄 ” “ 人命危浅 ” “ 朝不虑夕 ” “ 皇天后土 ” 作者韩愈 , 中唐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 , 唐宋八大家 之一。 本文是一篇书信体议论文。 理解本文提出的作家品德、学问修养与写作的关系。 《 答李翊书 》 ( 1) 根之茂者其实遂; ( 树的根系长得繁茂壮实 , 树的果实才能长得好 ) ( 2) 膏之沃者其光晔。 (灯的灯油充足灯光就明亮)
( )。 亨利《麦琪的礼物》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 ,形成 “含泪的微笑 ”的风格 ,造成强烈的悬念 ,妙语连珠,意趣横生 《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中的两条线索叙述正确的是( )。 “一虚一实、双线并行 ” 练 习汇总: 自考 “大学语文 ”考前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参见 教材 P4 2. 正确答案: D答 案解析:参见教材 P11 3.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41.(泊秦淮) 杜牧 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陆游 43.《炉中煤》 郭沫若 44.《再别康桥》 徐志摩 45.*《北方》 艾青 46.《门槛》 屠格涅夫 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4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49.*《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 苏轼 50.《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51
辞官,但牛丞相与 皇帝 不从,被迫滞留 京城。 自伯喈离家后 , 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 公婆 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 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 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 写信去陈留家中, 但 音信不通。 一日, 伯嘴 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 ,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 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 将双亲埋葬后, 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
,香雪》的中心画面是( )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6 页 共 12 页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 选均无分。 21 《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精巧体现在( ) ,双线并行 ,出人意料 ,双重色彩 ,语言生动 ,描绘传神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有 (
词的开创者。 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 分析掌握全词围绕明月抒写作者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体味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重点句子: (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重点词语: ( 1)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2)转朱阁,低骑户,照无眠。 ( 3)千里共婵 娟。 背诵全词。 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