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削
圈 3 由油缸控制同时与齿圈 齿圈 2 啮合时,实现固 定角度的定位及锁紧,定位精度达 2’以内;当齿圈脱离,摩擦环处于锁紧状态时,可实现任意位置的锁紧;当齿圈脱离,摩擦环处于放松状态时, B 轴可与其他轴实现联动插补。 图 15数控 B 轴结构 Z 轴形式 ( 1) 机械预载双齿轮消隙。 传动链采用一分二形式,主链的 2个斜齿轮角度相同但旋向相反,分别与二支链斜齿轮啮合。 主链斜齿轮可轴向移动
位准确、可靠,定位、夹紧机构简单、易操作,敞开性好,能够 加工尽可能多的表面。 便于对刀的原则。 批量加工时在工件坐标系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保证对刀的可能性和方便性。 装夹方式的选择 为了工件不致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使其在加工过程始终保持正确的位置,需将工件压紧夹牢。 合理的选择夹紧方式十分重要,工件的装夹不仅影响加工质量,而且对生产率,加工成本及操作安全都有直接影响。
象越严重。 此时刀尖也越容易磨损,以加工表面质量也越差。 切屑的形状可以随切削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在生产中可通过采取不同措施来得到理想的切削,以 保证切削加工的顺利进行。 图 24 切削的种类 积削瘤 在一定条件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常发生刀具前刀面靠近切削刃的部位,粘附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这就是积屑瘤或称刀瘤(图 25)。 图 25 积屑瘤 积屑瘤的形成 切屑与刀具在第Ⅱ变形区发生强烈的挤压和摩擦
定在床身导轨上,其三个爪支撑在预先加工好的一小段工件外圆上。 由于中心架在加工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动的,必须分段切削,一般多用于加工阶梯轴。 如图 224。 黄图 221 图 222 图 224 中心架的使用 图 225 跟刀架的使用 与中心架不同,跟刀架固定在大拖板上,车削时与刀具一起运动,多用于加工细长的光轴和长丝杠。 使用跟刀架前要在工件的右端车出一小段圆柱面,然后装上跟刀架车出余长。 如图
定位都采用同一基准,即 “基准统一 ”。 (3)当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无效均匀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即 “自为基准 ”原则。 (4)为了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或较高的位置精度,遵循 “互为基准 ”原则。 (5)精基准的选择,尤其是主要定位面,应有足够大的面积和精度,以保证定为基准可靠。 同时还应使夹紧机构简单,操作方便。 即 “便于装夹 ”原则。 零件各加工表 面 顺序安排
加工中需考虑该两处尺寸的精度问题,确定这两处尺寸的加工过程,粗加工的加工余量、精加工的加工余量。 图 1 、 装夹及定位基准的选择 零件的装夹 在数控机床加工中,零件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与卧式车床相同。 但为了提高数控车床的效率,除了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外,数控车床中还有许多相应的夹具,它们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用于轴类零件的夹具和用于盘类零件的夹具。 ( 1) 用于轴类零件的夹具
2)根据车刀的结构分类 根据车刀的结构。 数控车刀又可分为整形式车刀、焊接式车刀、机械夹固式车刀 3类。 外圆机夹车刀 T0101,车端面,粗车,半精车,精车外圆 内孔镗刀 T0202,车外表面 内槽刀( 3mm) T0303。 切内槽。 内螺纹车刀 T0404。 车内螺纹 Φ 20 麻花钻 T0505。 钻底孔。 切断刀( 4mm) T0606。 切断。 各刀具及参数详见表
零件轮廓起点 17 N50 G71。 首先用 G71 粗车外圆 N60 G71 P70 Q130 调用程序 N70 到 N130 N70 G0 N80 G1 Z0 N90 N100 N110 N120 M03 S1400; (设置精加工主轴转速 1400r/min) N130 G73 U20 R4; (毛坯余量直径设为 20mm,粗加工次数设为 4 次) N140 G73 P150 Q160 ;
结构特点 组合件 2是一个技师职业技能鉴定样例,它包括了几乎全部的数控车床上的各种技能,能很好的考验技师们的掌握情况。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10 件 1的右端是一个直径 24mm 的外圆和一个半径为 20mm 和 10mm 的椭圆弧。 中间是夹角 40 度的梯形槽,左端是一个圆弧还有两个直径 24mm 的内孔和 的内螺纹。 件 2右端是 的外螺纹和一个 5X3 的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