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八上
难点: 1)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2)长度的估测,提高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的能力。 3)利用脉搏跳动估测时间。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交流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装有水的杯子、纸片,皮尺、卷尺 、毫米刻度尺、三角板、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分组实验器材:刻度尺,两块三角板,秒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验引入新课 纹丝不动 教师将杯子放在平整的纸片上
山西 中考试题 ) 农民伯伯挑西瓜时,用手拍拍西瓜就知道西瓜的生熟情况,农民伯伯主要是根据声 音的 ________来判断的 16. ( 2020年 •湖北省襄樊市 中考试题 ) 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得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真空 的缘故。 17.如图 23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
事实的方法和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王 ( 1)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 事变,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 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 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 辈们为 榜样,树立为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 重点:西安事变。 难点: 西安 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抗
在遵义会 议上作出的重大决议和通过比较会议前后红军长征截然不同的状况,来认识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从 而突破难点。 学科王 [教学方 法 ] 1.指导学生回忆、联系已学的四次反“围剿”知识,阅读楷体字关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比较胜利和失利的原因。 2.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一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 本课要按长征路线,依次找到红军经过的省份、江河
民主义 孙中山在 1912年 11月的《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 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清贵族物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侵略势力。 民权主义是孙中国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指创立民国的内容,就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序幕。 然后教师指出:公 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发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1898年 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 戊戌变法。 二、保国会的成立:按书中材料讲清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维新 屏幕显示 百日维新 的内容,教师设问,引导学生 分析。 师:哪些内容 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生
形成的。 ” (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2)七 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 ( 3)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表示 “ 准备应战 ”。 ( 4)国民党正式接受中 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 5) 1937年 9月,国民党正式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这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二
8年 85万多人。 材料 2 对人民的压榨: 1912~ 1919年田赋增加了 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 3倍,印花税增加了 6倍。 材料 3 从 1916~ 1919年 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 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 、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 、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材料 4 据统计 1913日本在华投资总和 ; 1914年输华货值
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③继承和发 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学科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辨 证地观察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评价林则徐,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 以上目标与教学程序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 中逐步实现。 三、 教学过程 说明: [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同时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
1、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认识凸透镜实验前温馨提示:、实验过程中,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应大致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光屏上承接的像最清晰时,记录物距 u、像距 材:光具座、蜡烛、火柴、光屏、手电筒步骤:1、利用手电筒的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2、将蜡烛放在 2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找出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情况,记下物距与像距;3、改变蜡烛的位置,分别位于 于 复第二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