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2 ℃ 管程冷却段传热系数 : 1 0 . 8 0 . 8111 0 . 2 0 . 23 6 0 5 1 + 0 . 0 1 5t 3 6 0 5 1 0 . 0 1 5 8 8 . 1 6 5 0 . 3 6 7= 3 2 6 8 . 81 0 0 d 1 0 0 0 . 0 2iw 管程冷凝段的定性温度 : 2 311 21 ℃ 管程冷凝段传热系数 : 12 0 . 8 0 . 811 0 . 2 0 . 23 6 0 5 1 0 . 0 1 5 3 6 0 5 1 0 . 0 1 5 5 2 . 1 6 5 0 . 3 6 7 2 5 0 8 . 71 0 0 1 0 0 0 . 0 2itwd 结构的初步设计 查 GB1511999 知管间距按 d0取 管间距 :s= m 管束中心排管数 : 1 . 1 1 . 1 4 7 8 2 4 . 0 5ctNN 根,取 24根 则壳体内径 : 01 4 0 . 0 3 2 2 4 1 4 0 . 0 2 5 0 . 8 3 6icD s N d m 圆整为 : Di =900 ㎜ 则长径比 : 5 (合理 ) 折流板选择弓形折流板 : 弓形折流板 的弓高 : h= = = m 折流板间距 : i = m 取 B=300mm 折流板数量 : b 4 .51 1 1 40 .3LN B 块 取 14块 壳程换热系数计算 沈阳化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16 壳程流通面积 : 02 0 . 0 2 51 0 . 3 0 . 9 1 0 . 0 5 90 . 0 3 2i df B D s 壳程流速 : 冷却段 : 22 22 7 . 0 1 2 0 . 1 2 7 59 3 2 . 0 1 6 0 . 0 5 9Gw f m/s 冷凝段 : 22 227 . 0 1 2 2 8 . 6 14 . 1 5 4 0 . 0 5 9Gw f m/s 壳程当量直径 : 22 22000 . 9 4 7 8 0 . 0 2 5 0 . 0 4 34 7 8 0 . 0 2 5itetD N dd Nd m ① 冷凝段管外壁温度假定值 : 110wt ℃ 膜温 : 2 1 1 0 + 1 7 0 .4t = 1 4 0 .222wm tt ℃ 膜温下液膜的粘度 : 6m 2 0 1 1 0 Pa s 膜温下液膜的密度 : /m Kg m 膜温下液膜的导热系数为 : 00 .6 8 5 / ( )m w m C 正三角形排列 0 . 4 9 5 0 . 4 9 52 . 0 8 2 . 0 8 4 7 8 4 4 . 0 9stnN 冷凝 负荷 : 2 7 .0 1 2 0 .0 3 54 .5 4 4 .0 9sGLn 壳程冷凝段雷诺数 : 64 4 0 .0 3 5R e 6 9 6 .52 0 1 1 0m 壳程冷凝段传热系数 : 1 1 1 132 32 53 3 3 32 22 0 . 6 8 5 9 2 6 .1 9 .8 11 . 8 7 ( ) R e = 1 . 8 7 6 9 6 . 5 = 3 .1 2 1 02 0 1 1 0mm m g — 6( ) ( ) ② 冷却段管外壁温假定值 : tw2=96℃ 冷却段雷诺数 : 沈阳化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17 2 2 e2wd 9 3 2 .0 1 6 0 .1 4 3 3 0 .0 3 2R e = = = 2 0 1 1 6 . 42 1 2 . 4 5 6 1 0 — 6 壁温下水粘度 : w2 = 2 9 5 .3 1 0 P a s — 6 粘度修正系数 : 0 .1 4 0 .1 421 w2 2 1 2 . 4 5 6 1 0= = = 0 .9 5 52 9 5 .3 1 0 — 6— 6( ) ( ) 壳程传热因子查图 212得 : Js=110 冷却段壳程换热系数 : 12 32 2 1 se 0 . 6 8 5 7= p r J = 1 .3 2 8 0 .9 5 5 1 1 0= 2 5 9 0 .9d 0 . 0 3 2 总传热系数计算 查 GB1999 第 138 页可知 水蒸汽的侧污垢热阻 : 2r = 10 — 5 ﹙ m2℃/ w﹚ 管程水选用地下水,污垢热阻为 : 1r = 10 — 5 (m2 ℃ /w) 由于管壁比较薄,所以管壁的热阻可以忽略不计 冷却段总传热系数 : j 55002121 ii11K = = = 9 2 9 3 6d d 1 0 . 0 2 5 1 0 . 0 2 5118 .8 1 0 1 7 . 6 1 0rr 2 5 9 0 9 0 . 0 2 3 2 6 8 .8 0 . 0 2dd 传热面积比为 : j0K = = 900(合理 ) 冷凝段总传热系数 : 沈阳化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18 j 550021 52 i 1 i11K = = = 1 2 3 5 . 8d d 1 0 . 0 2 5 1 0 . 0 2 5118 .8 1 0 1 7 . 6 1 0rr 3 1 2 1 0 0 . 0 2 2 5 0 8 . 7 0 . 0 2dd 传热面积比为 : j0K 1235 8= = 1220 (合理) 管壁温度计算 设定冷凝段的长度 : L= 冷却段的长度 : L= 冷却段管外壁热流密度计算 : 22t0Q 2229193. 3 0. 98q = = = 5 5 7 4 0 . 1N d L 4 7 8 3 . 1 4 0 . 0 2 5 1 . 0 4 4 5 w/﹙ m2﹒℃﹚ 冷却段管外壁温度 : 5w 2 2 2211t = t q r = 1 3 3 . 2 8 . 8 1 0 = 1 0 1 . 22 5 9 0 . 9 ℃ 误差校核 : w 2 we = t t = 9 6 1 0 1 .2 = 5 .2 ℃误差不大 冷凝段管外壁热流密度计算 : 22t0Q 1 4 3 9 2 9 1 5 . 3 4 0 . 9 8q = = = 1 6 8 7 8 4 . 3N d L 4 7 8 3 . 1 4 0 . 0 2 5 3 . 4 5 5 5 w∕( m2℃) 冷凝段管外壁温度 : 5w m 2 2 5211t = t q r = 1 4 0 . 2 8 . 8 1 0 = 1 1 9 . 7 43 . 1 2 1 0 ℃ 误差校核 : wwt = t t = 1 1 0 = ℃误差不大 管程压力降计算 沈阳化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19 管程水的流速 : 1111G 195000w = = =0 . 3 6 73 6 0 0 a 3 6 0 0 9 8 4 . 6 7 0 . 1 5 m∕ s 管程雷诺准数: 1 1 i11wd 9 8 4 . 6 7 0 . 3 6 7 0 . 0 2R e = = = 1 4 6 3 7 . 94 9 3 7 5 1 0 管 程摩擦系数 : 0 .2 5 0 .2 510 .3 1 6 4 0 .3 1 6 4= = = 0 .0 2 9R e 1 4 6 3 7 .9 压降结垢校正系数 : di= 沿程压降 : 2 21 1 d i1 iwL 0 . 0 2 9 9 8 4 . 6 7 0 . 3 6 7 4 . 5 1 . 5P = = = 6 4 9 . 0 3 P a2 d 2 0 . 0 2 管程数 : tn=1 管程回弯次数 : n=0 回弯压降 : 2P=0 取管程出入口接管内径 : 1d =250mm 管程出入口流速 : 11 22114G 4 1 9 5 0 0 0w = = = 1 . 1 2 m s3 6 0 0 d 3 6 0 0 3 . 1 4 0 . 2 5 9 8 4 . 6 7 局部压降 : 2 2113 w 1 0. 5 98 4. 67 1. 12P = = = 92 6. 4 P a22 沈阳化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20 管程总压降 : 1 2 3P= P P P = 6 4 9 .0 3 0 = Pa 管程允许压降 : P = Pa PP 符合压降要求。 壳程压力降计算 壳程当量直径 : 22 22i t 02i t 0D N d 0 . 9 4 7 8 0 . 0 2 5D e = = = 0 . 0 3 9mD N d 0 . 9 4 7 8 0 . 0 2 5 壳程流通面积 : 02i d 0 . 0 2 5f = B D 1 = 0 . 3 0 . 9 1 = 0 . 0 5 9s 0 . 0 3 2 m2 壳程流速 : 冷却段 : 22 22G 7 . 0 1 2w = = =0 . 1 2 7 5 m sf 9 3 2 . 0 1 6 0 . 0 5 9 冷凝段 : 22 22G 7 . 0 1 2w = = = 2 8 . 6 1 m s4 . 1 5 4 0 . 0 5 9f 壳程雷诺数 : 壳程冷却段雷诺数 : 2 2 e62wd 9 3 2 . 0 1 6 0 . 1 2 7 5 0 . 0 3 9R e = = = 2 1 8 1 3 . 6 92 1 2 . 4 5 6 1 0 壳程冷凝段雷诺数 : 6m4 4 0 .0 3 5R e = = = 6 9 6 .52 0 1 1 0 查表壳程摩擦系数 : 冷却段 : =032 冷凝段 : =0 壳程粘度修正系数 : 冷却段 : d= 沈阳化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21 冷凝段 : d= 管束周边压降 : 冷却段管束周边压降 : 2 22 2 i bedw D n 1 9 3 2 . 0 1 6 0 . 1 2 7 5 0 . 9 1 4P a = = = 8 8 3 . 3 P a2 D 2 0 . 0 3 9 0 . 9 5 冷凝段管束周边压降 : 2 222ibedw D n 1 4 .1 5 4 2 8 .6 1 0 .9 1 4P a = = = 3 8 4 0 6 9 .1 8 Pa2 D 2 0 .0 3 9 0 .9 5 导流板压降 : bP=0 (无导流板) 查表取壳程压降结垢系数 : 冷却段 : d0= 冷凝段 : d0= 取壳程进口接管内径 : 2d =250mm 壳程出口接管内径 : 2d =100mm 壳程出口流速 : 22 22224G 4 7 . 0 1 2w = = =0 . 9 6 m sd 9 3 2 . 0 1 6 3 . 1 4 0 . 1 壳程进口流速 : 22 222 24G 4 7 . 0 1 2w = = = 3 4 . 4 1 m s4 . 1 5 4 3 . 1 4 0 . 2 5d 局部压降 : 冷却段 : 2 222c w 1 1 = = = P a2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第 1 章 文件综述 4 定管板式热交换器的设计计算,则着重介绍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 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结构简介 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由管板、管箱、壳程、管子等零部件组成,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和壳体之间焊接,管束两端用胀接或焊接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壳体进出口管直接焊接在筒体上,管板外圆周和封头法兰直接用螺栓紧固,管程的进出口管直接焊接在管箱上,管束内根据换 热管长度设置多块折流板
旋转去除材料,完成 零件 10 旋转即可 零件 11 旋转即可 零件 12 方法 插入 螺旋扫描 伸出项 23 螺距 2 画截面 24 确定 ~ 取中间断,两头去掉各 10mm,得到平滑的截面。 25 完成。 零件 13 装配图、爆炸图 画装配图应按干线的顺序一件一件地将零件导入组装,将零件导入遵循由内向外原则。 装配图如下所示: 26 爆炸图 干涉检查 27 因为 12 号零件为弹簧,未压缩。
作量变动而变动,但其每一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均相等,存在着与年限平均法相同的弊端。 而且,若固定资产闲置就不计提折旧,忽略了固定资产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无形损耗。 例如 ,某加工企业购建一条生产线,设计年生产能力 20 万吨,原价 200 万元,预计可使用 8 年。 按照规定,该生产线;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 2%。 该企业自组建以来,第一年至第三年平均每月生产 1万吨产品。 该企
称重类型的比较 称重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将称重装置和水泥一起秤,另一种是单独秤水泥。 一起秤的优点有:机械结构简单,方便设计,称量方便。 一起秤的缺点有:皮重较重,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大,相对单独秤精度低。 单独秤的优点有:皮重较轻,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小,相对一起秤精度高。 单独秤的缺点有:机械机构复杂,设计较难,称重不方便,操作困难。 选择传感器还是应变片 采用传感器的优点是:使用方 便,容易购买
某些模具厂仅专业化制造某类产品的冲裁模或弯曲模,这样更有利于制造水平的提高和制造周期的缩短。 我国冲模标准化与专业化生产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除反映在标准件专业化生产厂家有较多增加外,标准件品种也有扩展,精度亦有提高。 但总体情况还 满足不了模具工业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标准化程度还不高(一般在 40%以下),标准件的品种和规格较少,大多数标准件厂家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标准件质量也还存在较多问题。
量等问题,选择适当的修边余量,通过计算可知该工件的修边余量应大于 5mm。 该零件的基本工序包括了剪板,冲孔,拉伸,弯曲,切边几种,根据对该制件冲压工艺性的分析,可以确定一下几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落料 —— 拉伸 —— 冲孔 —— 切边 —— 弯曲;即全部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拉伸 —— 冲孔 —— 切边 —— 弯曲;即采用一套复合模加三次单工序 模的 生产方式 方案三:落料拉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