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灵芝”人工栽培内容摘要:

中药材“灵芝”人工栽培 芝”人工栽培灵芝:别名菌灵芝、木灵芝,为低等植物,属多孔菌科。 以子实体及孢子入药,有滋补、健脑、强壮、消炎、利尿、健胃等作用。 一、生长习性灵芝为高温型腐生真菌。 子实体在 18。 C 以下不能分化和发育,在 24 之间分化发育较快,菌丝生长温度在 3 内,以 24 生长迅速。 孢子发芽及菌丝生长不需要光,子实体分化和发育则需散光,有向光性,好气,如通风不良影响生长发育,但有利用于菌柄的生长。 对空气湿度要求也较高,以 85适。 二、栽培技术 养基制备。 培养基的成分是锯木屑和麦麸,比例 3:1。 通常采用的是阔叶树的木屑。 加适量水,充分混匀,用手紧握时指缝间有水而不滴下为度,水分过多、过少都不利用于菌丝的发育和子实体的形成。 装瓶。 配好的培养基,立即装入广口瓶中,压实。 合适的盛装量为距瓶口约 3米,然后用直径约 1 厘米的木棒或玻璃棒在瓶中央从上至下扎一小洞,以便于菌丝的繁殖蔓廷,瓶口用 12 厘米见方的两层炒布夹 1 厘米左右厚的棉花塞上,包上防潮纸,在 15 磅高压下灭菌 1 小时。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取在 24下经 5 天左右培养好的斜面菌种,以接种针挑取一块菌丝(约 米直径)打开广口瓶的棉塞,将菌丝体置于木屑培养基中央小洞处,再拉平棉塞包上进行培养。 为了扩大接种量,最好采用“种子”培养。 做法是:将麦麸及水按重量比 1:2 比例配合,混合后装入培养皿,稍压紧,每 10 克麦麸可装内直径 8厘米的玻皿 4 个。 将皿放入布口袋内经高压灭菌后接种,在 26 温度下培养 5,即可作瓶栽接种用。 培养。 菌丝生长。 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菌丝迅速生长。 培养基以 5好,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 因有棉塞塞口,此时湿度和通气不需另加控制。 子实体形成及分化。 待瓶中菌丝长到一定程度时,在其上部有子实体原基(1 厘米大小的白色疙瘩或突起物)出现,这时便可把瓶口棉塞拔掉,让其向瓶口外生长,突起物向上伸长成菌柄,菌柄上再长出菌盖,孢子可由菌盖中散发出来,在适宜条件下,从接种到散放孢子约40。 如果条件不适,可延长至 2月,甚至不能形成菌盖。 在这个阶段,温度、湿度、通气一定要加以控制和保证。 温度控制在 28。 C 左右;相对湿度为 70光线以散射光为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灵芝对二氧化碳比较敏感,菌盖形成阶段需每天定时开窗进行换气。 换气应缓缓进行,避免因温、湿度的骤然变化造成灵芝畸形生长。 霉菌。 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 斜面菌种、麦麸皿种子、瓶内菌丝、菌柄及菌盖等均可被它感染。 在采收后,贮藏期也主要是受它危害。 防治方法:在发生霉菌感染时,应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并在不影响灵芝生长条件下,降低相对湿度。 感染严重的应及时移出淘汰并消毒。 或用烧过的刀片挖除杂菌后,用沾 5%新洁尔灭 1000 倍液喷雾灭菌。 毛霉和根霉菌。 是真菌中的两种藻状菌。 常感染麦麸皿种子及瓶培初期的菌丝。 在高温高湿的季节,瓶塞潮湿,无菌操作不严时常形成危害,使菌丝生长被抑制及培养基变质。 防治方法同青霉菌。 蕈蚊及尖眼蕈蚊。 同属双翅目蚊科昆虫。 蕈蚊其幼虫钻食幼小菌蕾菌柄及正在生长的菌盖,稍一惊动它即钻入灵芝组织中。 在子实体上结茧化蛹并羽化为成虫。 防治方法:用纱布条沾敌敌畏,悬挂于室内。 三、收获加工待放孢子后菌盖边缘不再生长(没有浅白色边缘,也不再增厚),即灵芝子实体成熟,可采收阴干,或在4050 摄氏度下干燥。 如要收集孢子粉供药用,可用纸袋将菌盖罩起,收到较多孢子粉。 子实体放射孢子时间可延续一个月左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