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毕业论文外资金融机构境内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7 页 共 14 页 与此同时,中国境内还根据经济金融改革的总 体发展和进程,采取相关措施,推动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例如,为配合中国境内金融改革的深入进行,银监会在支持中、外资银行开展业务合作的同时,鼓励外资银行在一定比例内(如 %)参股中资商业银行,使外资银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使一些中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有机会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中、外资银行能够共同发展。 此外,根据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银行业将从 20xx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向香港银行进一步开放的各项措施。 对外资金 融机构监管政策 中国境内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政策以三项基本法规为依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 这三项法规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都进行了修订,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承诺纳入其中,同时更加突出审慎监管,按照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精神,制定了相关的审慎监管规定。 修订后的法规实现了对本、币的统一监管。 在原有法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外币业务和本币业务的监管适用不同的规定和政策。 修订后的法规按照并表监管原则,统一了 本、外币业务的监管政策。 修订后的法规突出了对中、外资银行统一监管的原则。 法规在可能的范围内,统一了对中、外资银行的监管政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银监会按时兑现各项承诺,制定的监管政策和标准都尽可能同时适用中、外资银行,在主要监管方面努力做到保持监管标准的一致性。 目前在个别标准上之所以仍有一定差别,原因有三方面。 我国银行业尚未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于历史原因,对待这两类银行的政策有较大的差距,比如说,外资银行还享受着超国民的税收优惠待遇。 本国银行的母行在中国境内,而外国银行的母行在中国 境外,两者所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8 页 共 14 页 处的环境不同,影响其经营的因素,特别是风险因素也不同,银监会必须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考虑对这两类机构的具体监管标准,因此,个别标准仍会存在一定差别。 作为银行监管部门,希望在华外资银行能够与中资银行一起,依法稳健经营,针对中国境内这一新兴市场经济的风险特点,制定严密的风险管理政策,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盈利能力。 根据市场发展,完善监管法规,提高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以风险监管为核心,以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有效性为风险监管的核心,通过更加先进、有效的技术和手段及时识别、评价、预警、控 制和化解外资银行的各类风险;根据国际通行的最佳做法和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更新监管理念和手段,在鼓励银行创新的同时,加强风险监管; 完善对外国银行分行的风险评价体系,逐步实施 ROCA 评级;完善对外国银行分行的并表监管,对其母行和在华的整体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监控;完善对外资银行法人机构的风险评价,逐步实施 CAMELS 评价体系。 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促进外资银行法人机构的改组、改制,优化外资金融机构体系;有效配置监管资源,完善监管基础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3 外资金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形式与发展方向分析 外资银 行进入方式中国主要形式 在中国开办银行分支机构。 开设分支机构是国际大型银行的典型做法,因为这比较适用于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每年都有一些外国银行申请并获准在中国开设分行,表明这至少是相对于开办独资或合资银行较流行的做法。 目前在中国大陆境内开设分行数目最多的两家外资银行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它们分别有 9 个和 7 个分行。 其次是以香港为基地的两家银行,东亚银行和南洋商业银行。 这些银行在分支机构数目上的领先地位,反映了它们对中国银行业国内市场介入程度以及开拓中国国内市场的战略决策。 在今后若干年中,可以预计还将有来 自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外国银行将在中国开设更多的银行分支机构,形成自己的服务网络系统。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第 9 页 共 14 页 和中国国内银行机构合资建立新银行,即建立合资银行。 这类银行机构是现在被称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机构。 这些银行不能说都已完成股份化进程,有的正在进行中,有的则在加速进行中,还有的在进行股份重组。 个别股份制银行已经吸引了外资机构股,尽管还很少有直接来自国外商业银行机构的股份对前一类银 行机构较小,而且也可能在经营管理上发挥较大的作用。 现在上海银行外资参股比例已达 18%。 参股将会是今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 购买并持有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份。 中国国内银行机构的股权市场正在对外开放进程中,采用这种形式进入的外资银行在今后将显著增加。 目前仍为国有独资的四大商业银行正在酝酿产权改造和股权改造,股份化对这些规模巨大的商业银行来说也成了时间早晚的问题,一旦这些银行进行股份化改造,外资金融机构的参与便有了现实可能性。 而且,从理论上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在股份化过程中四大银行之一将采用分解重组的 方式。 从而其部分机构可能发生与外资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