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有机波谱分析内容摘要:
红外-有机波谱分析 第三章 )、频率( v)、能量( E)之间的关系: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名称 波长 波数( 红外 13300 4000中红外 25 4000 400远红外 25 1000 400 10红外光谱是研究波数在 4000 谱图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 , 以透光度为纵坐标而形成。 透光度以下式表示:%100%0示透过光的强度;示入射光的强度。 外光谱的表示方法横坐标: 波数 ( )400 4000 示吸收峰的位置。 纵坐标: 透过率( T %),表示吸收强度。 T ,表明吸收的越好,故 曲线低谷 表示是一个 好的吸收带。 )伸缩振动:沿 轴 振 动 , 只 改 变 键 长 , 不 改 变 键 角 伸 缩 振 动 ( s)( 2 8 5 3 c ) 称 伸 缩 振 动 ( v a s )( 2 9 2 6 c )(2)弯曲振动:C C C 振 动 ( s ) 面 内 摇 摆 振 动 ( )+ + +面 外 摇 摆 振 动 ( ) ( )扭 式 振 动面 内 面 外弯 曲 振 动 只 改 变 键 角 , 不 改 变 键 长值得注意的是 : 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红外吸收,只有偶极矩 ( )发生变化的,才能有红外吸收。 荷分布均匀,振动不能引起红外吸收。 H C CH 、 R C CR ,其 C C(三键)振动也不能引起红外吸收。 2121 式中: k 化学键的力常数 , 单位为 折合质量 , 单位为 k: 与 键长 、 键能 有关:键能 (大),键长 (短 ), k。 化学键键长( 能( KJ 常数k( 数范围( C 00 1200C C 620 1680C C 100 2600键 型 O H N H C H C H C H C N C C C O C C C O C : 两振动原子只要有一个的质量 , , (v), 红外吸收 信号 将出现 在高波数区。 一些常见化学键的力常数如下表所示:C H N H 0 0 - 3 0 0 0 c 3 0 0 0 - 3 6 0 0 c 分子振动频率习惯以 (波数 )表示:由此可见: (v) k, (v)与 成反比。 吸收峰的峰位:化学键的力常数 原子的 折合质量越小, 振动频率越大, 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 (短波长区); 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 (高波长区 )vv 结论 :2. 必须是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1. 红外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当,才能满足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而产生吸收光谱。 产生红外光谱的必要条件是: 4000 2500 H 伸缩振动吸收范围。 、 N、 C、 S,对应醇、酚、羧酸、胺、亚胺、炔烃、烯烃、芳烃及饱和烃类的 O H、 N H、 C H 伸缩振动。 1. O 游离态 3640 3610形尖锐。 缔合 3300形宽而钝羧酸 : 3300 2500心约 3000带宽2 . N 游离 3500 3300 吸收位置降低约 1003500, 3400吸收强度比羟基弱)仲胺: 3400收峰比羟基要尖锐)叔胺:无吸收酰胺: 伯酰胺: 3350, 3150近出现双峰仲酰胺: 3200近出现一条谱带叔酰胺:无吸收3. C 3300 2700 3000 不饱和碳(三键、双键及苯环) 3000 三元环外) 3000 3300 很尖锐烯烃、芳烃: 3100 3000 3000 2700 个峰 2960( s)、 2870 m) 2925( s)、 2850 s) 2890 2850 2720 个吸收峰巯基: 2600 2500 带尖锐,2500 2000 键、累积双键( CC、 CN、 C C C、 N C O、 N C S)谱带为中等强度吸收或弱吸收。 干扰少,容易识别。 1. CC 2280 2100. C2240带较 CC 强。 CN 与苯环或双键共轭,谱带向低波数位移20 302000 1500键的伸缩振动区。 包括 C O、 C C、 C N、 N O, N H 1. C 1650尖锐或稍宽,其强度都较大。 羰基的吸收一般为最强峰或次强峰。 变化规律:酰卤: 吸收位于最高波数端,特征,无干扰。 酸酐: 两个羰基振动偶合产生双峰,波长位移 60 80 : 脂肪酯 1735 低波数位移约 20 1720 000 吸收,可确认羧基存在。 醛: 在 2850 2720 围有 m 或 w 吸收,出现 1 2条谱带,结合此峰,可判断醛基存在。 酮: 唯一的特征吸收带酰胺: 1690 1630 缔合态约 1650 1690 ) ,1640 )仲酰胺: 1680 ), 1530 ),1260 )叔酰胺: 1650 C 600 强度中等或较低烯烃: 1680 1610 苯环、吡啶环及其它芳环 16501450 围苯: 1600, 1580, 1500, 1450 1600, 1570, 1500, 1435 1600, 1500, 1400 1620, 1596, 1571, 1470 硝基化合物:强吸收脂肪族: 1580 1540 1380 1340 1550 1500 1360 1290 1600 1500 于 1640 1560 s 或 m 吸收带。 1500 600 纹区X C( XH)键的伸缩振动及各类弯曲振动1. C H 弯曲振动烷烃: 1450 1380 1380 1370 C( 1390 13701340 不特征)烯烃:面内: 1420 1300 特征面外: 1000 670 易识别,可用于判断取代情况。 芳环:面内: 1250 950 用价值小面外: 910 650 判断取代基的相对位置苯 910 670 770 730 710 690 邻: 770 735 860 800 900 800 810 750 25 680 C O 伸缩振动1300 1000 : 1250 1000 吸收带酚: 1200 1050 1100 1150 C O 250 1050 确定醚类存在的唯一谱带酯: C O C 伸缩振动位于 1300 1050 2 条谱带,强吸收酸酐: C O C 伸缩振动吸收带位于 1300 1050 强而宽3. 其它键的振动称伸缩振动位于 1400 1300 肪族: 1380 1340 香族: 1360 1284 : 约 1420 1300 1200 两条强吸收带面内: 1650 1500 外: 900 650 n : 1350 1192 间隔约 20 的谱带,800 700 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频率总结大量红外光谱资料后,发现 具有同一类型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不同化合物,其红外吸收频率总是出现在一定 的波数范围内, 我们把这种能代表某基团,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称为该基团的特征吸收峰 (又称官能团吸收峰 )。 红外光谱的八个峰区4000 该 区域出现的吸收峰,较为稀疏, 容易辨认 这一区域主要是:C C、 C N、 C O 等单键和各种弯曲振动的吸收峰,其特点是谱带密集、难以辨认。 重要官能团的红外特征吸收振动吸收峰化合物伸缩) 960 1460 1380 异丙基,两个等强度的峰三级丁基,两个不等强度的峰振动吸收峰化合物伸缩)C=C, CC, C=苯环 (拉伸或伸缩 ) 000 1645(中) 1653(中)顺 650(中)反 675(弱)>3000 (中)3100680(中 取代 1670(弱 取代 无。红外-有机波谱分析
相关推荐
≤ 2 ≤ 2 — 8 硬度 ≥ (2H) ≥ (2H) ≥ 9 附着力 级 ≤ 1 ≤ 1 ≤ 2 10 耐盐雾性 h ≥ 150 ≥ 150 — ≥ 64 11 耐水性 — 浸泡 72h,无起泡 — 12 耐机油性 48 48 13 耐柴油性 24 24 14 耐热性 ℃ ≥ 150 ℃ , 2h, 不脱落 ≥ 150 ℃ , 2h, 不脱落 ≥ 700℃ , 2h,不脱落 ≥ 500℃
提高整体素质 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内容和“八荣八耻”,结合思想、工作、作风实际,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以及学习《江泽民文选》、《党章》等活动。 通过深入地学习、培训、剖析、交流,学习教育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一是检 察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二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得到巩固;三是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荣辱观得到强化
1/3处。 摆放餐具: A、 双手戴洁净白 手套,白口布垫托盘盛放餐具,并检查餐具是否洁净,餐具拿放为手柄 1/3处,餐具上不可留有水渍或指痕。 B、 摆放餐具次序为:餐垫纸 (距桌沿 1CM)、面包碟、由内往外的餐具摆放 (左叉右刀右勺 )、纸巾。 C、 菜单菜品配餐具要求: 汤:配汤勺 色拉:配主刀、主叉 饭类:配勺 扒类、海鲜、烟薰系列:配主叉、牛刀 意面类:配主叉 批萨:配主叉、主刀
化学动力学1-大学化学基础课件 热力学解决了化学反应的可能性问题 , 但化学反应实际上的发生 , 却是动力学研究的范畴 . 化学反应的速率 , 即是动力学的基础 实际上 , 速率相当慢 ! 实际上 , 反应速率相当快 ! 第 8章 化学动力学热力学 可能性 ; 动力学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一、 + + 学反应速率 : 反应进度 随时间的变化率= 反应进度 ; t: 时间反应进度 的物质的量的改变
配位化合物2-大学化学基础课件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一、价键理论二、键理论1. 理论要点中心思想:中心离子必须具有空轨道,以接受配体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共价键,为了增加成键能力,中心离子能量相近的空轨道杂化,以杂化轨道来接受配体的孤对电子形成配合物( 1) 中心离子 ( 或原子 ) 空 轨道杂化 , 配体提供孤对电子。 ( 2) 配位键的本质为共价键。 要点:(
宜 2.修正品质系统 缺失改善 2 文件送审 供验证机构文件审查之用 最后确认文件之完整性 文件寄送 3 预评陪审 为正评暖身 1.协调预评过程 2.协助客户应答 3.提出矫正措施 人员、场地、资料之准 备与接受预评 缺失改善 4 正评陪审 取得证书 1.协调预评过程 2.协助客户应答 人员、场地、资料之准备接受正评 5 缺失改善 取得证书 建议矫正措施 缺失改善 6 颁证 取得证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