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规范化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当归规范化栽培技术 地整地 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 育苗最好选择半阴半阳的北向缓坡地;移栽则以背风向阳的地方为宜,忌连作。 地。 栽培地宜选择土层深厚的田块,播前深翻 23 次,深翻土地 25 厘米以上,通过日晒,加速土质熟化,然后在栽种前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农家肥 23 吨/亩,复合肥 3050 公斤/亩,翻入土中作基肥,播前再浅耕 1次,做成宽 1的高畦,四周开好排水沟。 2 繁殖方法 播。 条播、点播均可。 条播的于 5 月初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横沟,沟心距 30 厘米,沟深 5 厘米,沟底宜平,每亩用种量 1斤。 点播的在畦面上以穴距 27 厘米梅花形挖穴,穴深 35 厘米,穴底宜平,每穴下种 35 粒,每亩用种量 公斤,然后覆细土 12 厘米,最后在沟中或穴中覆盖薄层短草或松毛,以利保湿。 择半阴半阳的北向缓坡地,播前整地作畦。 于 3 月底4 月初或 7月中旬育苗。 采用条播育苗,便于管理,也可撒播。 条播的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 1520 厘米横畦开沟,沟深 3 厘米左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 12 厘米,整平畦面,盖草保湿遮光。 播种量每亩 45 公斤。 一般播后 1015 天出苗,苗高 12 厘米时揭去覆盖物,并拔出杂草。 结合除草进行间苗,保持 1 厘米的株距。 34 月份育苗的当年 6 月份移栽;7 月份育苗的在第 2 年 3 月份移栽。 移栽株行距 20 厘米×20 厘米,每穴栽苗 23 株,每亩移栽 株。 栽后填土压紧,然后覆盖细土,盖过苗根颈 23 厘米即可。 3 田间管理 苗越冬。 直播苗需在越冬前施冬肥,将腐熟农家肥或堆肥等施入穴播的穴中或条播的沟中,施后用细土覆盖。 育苗移栽的留苗床不施冬肥,而以细土覆盖畦面,覆土厚度 12 厘米。 苗定苗。 对育苗和直播的均要进行间苗,疏去过密的弱苗,间苗常结合中耕进行。 穴播的,每穴留苗 23 株,株距 35 厘米,到苗高 10 厘米时定苗。 条播的按株距 1520 厘米定苗,每亩留苗 65007000 株。 直播的,苗高 3 厘米时进行第 1 次间苗,苗高 10 厘米时进行定苗。 移栽的,结合第 1 次除草定苗,每穴留 1 株,每亩留苗 60009000 株。 耕除草。 直播苗一般中耕除草 34 次,前 2 次结合间苗和定苗进行,第 3 次在 7 月上旬前后,第 4 次在 8 月上旬前后,中耕时宜浅耕,第 2、3 次中耕时应将抽苔苗拔除。 第 1 次除草于移栽后 30 天进行,用铲子或小锄头松土,松土深度 3 厘米,破除板结、铲除杂草幼苗。 第 2 次中耕锄草于移栽后 60 天进行,用锄头深锄 45 厘米,锄净杂草。 注意防止动根伤苗。 第 3 次除草于当归封垄前进行,当归封垄时,用锄头深锄 78 厘米,除净杂草,注意防止动根伤苗,同时壅土培根,以后见杂草出现时随时拔除。 肥。 幼苗期不可施用过多的氮肥,以免幼苗生长过旺造成早抽苔,生长中后期可适当增施人畜粪水或堆肥等,每亩 1 吨。 种时应选用不易抽薹的晚熟品种,采取各种农艺措施降低早期抽薹率,对出现提早抽薹的植株,应及时剪除,否则会降低药材品质,同时大量消耗水肥,对植株产生较大影响,应摘早摘净。 排水。 当归苗期干旱时应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灌大水。 雨季及时排除积水,防止烂根。 4病虫害防治 害。 主要有根腐病和白粉病。 根腐病。 发生初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感病组织初变褐色,进而腐烂呈水浸状,用手轻擦易将组织除去,在根部形成凹斑,后期整个根部腐烂,并有臭味,地上部分则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健壮种苗;及时拔除病株销毁,对病穴土壤用草木灰 400500克或生石灰 200300 克进行局部土壤消毒。 也可用 40%根腐宁 500800 倍液,斤进行防治。 种苗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浸泡 30分钟。 白粉病。 夏季高温干燥时发生,受害叶片表面出现灰白色粉状病斑,使叶片变黄枯萎。 防治方法:及时拔除发病病株,并烧毁;发病初期喷施 5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 害。 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蚜虫和红蜘蛛。 小地老虎、蛴螬,为害根茎。 防治方法:冬季深翻土地,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虫卵;施用腐熟的厩肥、堆肥,施后覆土,减少成虫产卵量。 可用 90%晶体敌百虫每亩 100 克拌麦麸制成毒饵诱杀。 蚜虫、红蜘蛛。 为害新梢的嫩叶。 防治方法:用 40%乐果乳油 8001500 倍液喷雾防治。 5 采收加工秋季直播的当归在播后第 3 年收获,移栽的在当年 10 月下旬前后收获;在植株枯黄时采挖。 收获时注意不要挖断及挖伤根部。 抖去根部泥沙,晾 23 天至根部变软时,切去茎叶,按根条大小分开扎成小把,头朝下挂在炕架上,用烟火慢慢熏烤,熏烤时要注意室内通风,并经常翻动根条。 烤干后搓去毛须,修去过细毛根,即可出售。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