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浙江中考语文第3篇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2内容摘要:

荀息曰: “ 九层之台 , 三年不成 , 男不耕 , 女不织 , 国用空虚 , 邻国谋议 ⑩ 将兴 , 社稷亡灭 , 君欲何望。 ” 灵公曰: “ 寡人之过也 , 乃至于此。 ” 即坏九层台也。 (选自《说苑》 ) 【注】 ① 淳于髡 (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 ② 韩子卢:韩子 , 韩国;卢 , 良犬名。 ③ 东郭逡 (qūn):东郭 , 东城;逡 , 狡兔名。 ④ 罢:通 “ 疲 ” , 意思是乏、累。 ⑤ 田父:农夫。 ⑥ 顿:困顿、疲弊 , 这里指 “ 使 „„ 困倦 ”。 ⑦ 博棋:棋子。 ⑧ 鸡子:鸡蛋。 ⑨ 慑息:因害怕而屏住了呼吸。 ⑩ 谋议:指侵略。 1.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 (1)淳 于髡 谓 . 齐王曰 ( ) (2)犬兔 俱 . 罢 ( ) (3)臣能 累 . 十二博棋 ( ) (4)邻国谋议将 兴 . ( ) 2.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2分 ) 韩 子 卢 逐 东 郭 逡 环 山 者 三 腾 山 者 五。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兔极 于 . 前 皆以美 于 . 徐公 B. 以 . 棋子置下 可 以 . 一战 C.天下 之 . 疾犬也 能以径寸 之 . 木 D.臣恐强秦、大楚承 其 . 后 其 . 真无马邪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 (1)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息正颜色,定志意,以棋子置下,加九鸡子其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臣子劝谏要讲究方法。 淳于髡和荀息在劝谏时都用了什么方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3分 ) 三、 [2017 温岭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魏徵称所任 【甲】 魏徵状貌不逾中人 , 而有胆略 , 善回 ① 人主意 , 每犯颜苦谏 , 或逢上怒甚 , 徵神色不移 , 上亦为霁威 ②。 尝言于上曰: “ 人言陛下欲幸南山 , 外皆严装已毕 , 而竟不行 , 何也。 ” 上笑曰: “ 初实有此心 , 畏 卿嗔 , 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 , 自臂之 , 望见徵来 , 匿怀中。 徵奏事固久不已 , 鹞竟死怀中。 【乙】 元年 , 关中饥 , 米斗直绢一匹。 二年 , 天下蝗。 三年 , 大水。 上勤而抚之 , 民虽东西就食 , 未尝嗟怨。 五年 , 天下大稔 ③ , 流散者咸归乡里 , 米斗不过三四钱 , 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 ④ , 取给于道路焉。 上谓长孙无忌曰: “ 贞观之初 , 上书者皆云: ‘ 人主当独运威权 , 不可委之臣下。 ’ 又云: ‘ 宜震耀威武 , 征讨四夷。 ’ 唯魏徵劝朕: ‘ 偃武修文 , 中国既安 , 四海自服。 ’ 朕用其言。 朕能任魏公 , 公能称所任 , 则其功岂独在朕乎。 ” (节选自《资治通鉴》 , 有删改 ) 【注】 ① 回:回转 , 扭转。 ② 霁威:息怒。 ③ 稔:庄稼成熟。 ④ 赍粮:携带干粮。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4分 ) (1)徵奏事固久不 已 . ( ) (2)米斗 直 . 绢一匹 ( ) 8 (3)流散者 咸 . 归乡里 ( ) (4)中国 既 . 安,四海自服 ( ) 2.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3分 ) 东 至 于 海 南 极 五 岭 皆 外 户 不 闭 行 旅 不 赍 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 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魏徵被唐太宗誉为 “ 能称所任 ”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得此赞誉的理由。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__体通史,由司马光主编。 编这套书是为治国提供借鉴。 在节选的乙文中,你认为编者希望阅读者从唐太宗的治国策略中得到哪些借鉴。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2017 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甲】 李允则守雄州 , 北门外民居极多 , 城中地窄 , 欲展北城 , 而以辽人通好 , 恐其生事。 门外旧有东岳行宫 ,允则以银为大香炉 , 陈于庙中 , 故不设备。 一日 , 银炉为盗所攘 ① , 乃大出募赏 , 所在张榜 , 捕贼甚急。 久之不获 ,遂 . 声言庙中屡遭寇 , 课 ② 夫筑墙围之。 其实展北城也 , 不逾旬而就 , 虏人 ③ 亦 . 不怪之。 则今雄州北关城是也。 大都军中诈谋未必皆奇策但当时偶能欺敌而成奇功。 时人有语云: “ 用得着 ④ , 敌人 休;用不着 , 自家羞。 ” 斯言诚然。 (《梦溪笔谈 权智》 ) 【乙】 兵者 , 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 , 用而示之不用 , 近而示之远 , 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 , 乱而取之 , 实而备之 , 强而避之 , 怒而挠之 , 卑而骄之 , 佚 ⑤ 而劳之 , 亲而离之。 (《孙子兵法》 ) 【注】 ① 攘:偷盗 , 窃取。 ② 课: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③ 虏人:即上文的辽人。 ④ 着:合适 , 恰当。 ⑤ 佚:通“ 逸 ” , 安逸。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 A.故不设 备 . 前人之述 备 . 矣 B.遂声言庙中屡遭 寇 . 在宋城上而待楚 寇 . 矣 C.北门外民 居 . 极多 居 . 数月 D.斯言 诚 . 然 诚 . 如是,则霸业可成 2.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断三处 )(3分 ) 大 都 军 中 诈 谋 未 必 皆 奇 策 但 当 时 偶 能 欺 敌 而 成 奇 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 分 ) 乃大出募赏,所在张榜,捕贼甚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考示例,给下面句中的加点词作批注。 (4分 ) 久之不获, 遂 . 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 [示例 ]“ 遂 ” 字写出李允则督促工人筑围墙拓展北城的举动是当时紧张情况下的顺势而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显示李允则用计之高明,环环相扣。 其实展北城也,不逾旬而就,虏人 亦 . 不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李允则成功扩展北城和《曹刿论战》中鲁国以弱胜强都运用了乙文中的计策,请结合相关内容分别加以分析。 (4分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2021 台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晏子列传 【甲】 晏子使楚。 以晏子短 , 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 , 曰: “ 使狗国者 , 从狗门入;今臣使楚 , 不当从此门入。 ” 傧者更道 , 从大门入 , 见楚王。 王曰: “ 齐无人耶。 ” 晏子对曰: “ 齐之临淄三百闾 , 张袂成阴 ,挥汗成雨 , 比肩继踵而在 , 何为无人。 ” 王曰: “ 然则子何为使乎。 ” 晏子对曰: “ 齐命使 , 各有所主 , 其贤者使使贤王 , 不肖者使使不肖王。 婴最不肖 , 故宜使楚矣。 ” 【乙】 越石父贤 , 在缧绁 ① 中。 晏子出 , 遭之涂 , 解左骖赎之 , 载归。 弗谢 , 入闺。 久之 , 越石 父请绝。 晏子 戄然 , 摄衣冠谢曰: “ 婴虽不仁 , 免子于厄 , 何子求绝之速也。 ” 石父曰: “ 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 , 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注】 ① 缧绁 (l233。 ixi232。 ):捆绑犯人的绳索 , 借指监狱。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 “/” 划开。 (限断三处 )(3分 ) 夫 子 既 已 感 寤 而 赎 我 是 知 己 知 己 而 无 礼 固 不 如 在 缧 绁 之 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 (1)比 . 肩继踵而在 ( ) (2)故 . 宜使楚矣 ( ) (3)吾闻君子 诎 . 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 ) (4)晏子于是 延 . 入为上客 ( )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A. 以 . 晏子短 此独 以 . 跛之故,父子相保 B.齐 之 . 临淄三百闾 久 之 . ,越石父请绝 C.不 然 . 晏子戄 然 . D.为小门于大门之侧 而 . 延晏子 学 而 . 不思则罔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 (1)然则子何为使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晏子对待楚人和越石父,态度有何不同。 结合文段,对他不同的态度作出评价。 (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和诗歌,完成题目。 辛弃疾传 (节选 ) 耿京 ① 聚兵山东 , 称天平节度使 , 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 , 弃疾为掌书记 , 即劝京决策南向 ②。 绍兴三十二年 , 10 京令弃疾奉表归宋 , 高宗劳师建康 ③ , 召见 , 嘉纳之 , 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 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