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岳麓版][课件2]内容摘要:

胡佛解决危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凯恩斯主义 ① 内容 (划书 p120) —— 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② 评价 (划书 P120) A 改变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B 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C 不能消除经济危机 课标要求 了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练习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市场萧条 D、产品过剩 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起了 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大生产与私有制的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抑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改革 B、缓和社会矛盾,实行社会福利 C、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D、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 “ 新经济政策 ” 与 “ 新政 ” 的相似点是( ) ①都面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