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内容摘要:
SO3+Na2O2 【自我评价】 ,颗粒很小,不易沉降。 它与空气中的 SO2 和 O2接触时, SO2会 部分转化为 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其中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载体 SO2 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其原理是( ) A.利用了 SO2的水溶性,将 SO2直接通入水中 4 B.利用了 SO2的氧化性,将 SO2直接通入水中 C.利用了 SO2的氧化性,使其与 O2 反应而转化为 SO3,再与水 反应 D.利用了 SO2的还原性,使其与 O2反应而转化为 SO3,再与水反应 ,然而总是有一部分不法商贩却在背道而驰。 如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 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 A. S 的漂白性 B. S 的还原性 C. SO2 的漂白性 D. SO2 的还原性 S8 形式存在。 加热 时, S8会转化为 S S S2 等。 当温度达到 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 S2形式存在(占 9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S8转化为 S S S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肯定都生成 SO2 C.常温条件下单质硫为 气体 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 750℃ 即可得到 S2 ,溶液仍澄清,若将氯化钡溶液分装两支试管,一支加硝酸,另一支加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硫,结果两支试管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此得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PH使二氧化硫水溶液中 SO32浓度增大 ,学好化学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科学的是 A.漂白粉不能露置于空气中 B.用明矾除去悬浮于水中的泥沙 C.用二氧化硫漂白食用面粉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洗涤衣服上的油污 SO2中混有的 SO3 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石灰水 B. 品红溶液 C.饱和 NaHSO3溶液 D. KMnO4溶液 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 ①干燥的 C12 ② Na 2O2 ③ NaClO ④活性炭 ⑤ SO2 A.除①之外其它都可能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③、④、⑤ D.全都可以 如图所示,锥形瓶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和 1︰ l的硫酸,玻璃管内装入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 (1) (2) (3) 5 单质溴微溶于水形成棕红色溴水。 向溴水中通入 SO2 气体,溴水变成无色溶液,将该无色溶液分成。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
相关推荐
1.黑长尾猴在发现不同敌害时的叫声相同吗。 2.听到同伴的叫声,其它黑长尾猴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3.黑长尾猴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 学生看录像后,说出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动作、声音,这种交流使群体间保持联系,共同取食和御敌。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明白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认识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的延续有重要的意义。 探究蚂蚁的通讯 教师提供资料:观察蚂蚁取食时,一只蚂蚁发现食物
湿地区。 学生根据图说出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 贡 献 篇 (过渡)①假设你是水利专家,打算如何利用黄河造福两岸的人民。 引导学生根据地形图和干湿地区图说明黄河的奉献:①水能资源丰富;②灌溉作用。 通过让学生根据资料、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②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请同学们说说黄河还有几大贡献。 ③黄河流经我们宁夏,使我们宁夏成为“塞上江南”
OC. 则 射线OC即为所求.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在 ∠ AOB的平分线 OC上任取一点 P,然后,作点 P到 ∠ AOB两边的垂线段 PD、 PE,画一画,量一量,从中你有什么新发现。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B O A C D P E 随堂练习
、 质疑、讨论 任选一 排 学 生从 后 向 前或 从 前 向后 依 次 类推 检 查 学一、(小组内)预习、质疑、讨论 【预习要求】 第一步,用 45分钟 结合地图册 P72 统揽教材 P68 新工业区第一自然段、案例 4 和 P71 案例 5, 并把基础知识圈点、勾画出来,加强理解。 第二步,用 34分钟,把预习收获落实到配套练习“基础存盘 ”部分 , 以加深印象。 第三步,梳理疑难
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课堂,获取感官认识。 展示:二氧化硫气体 下面我们再往这瓶气体中加入一些水,注意观察。 说明什么。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板书: 1物理性质 闻气体:刺激性气味 观察,回答: 矿泉水瓶被压扁,说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无色有刺激性性气味,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使用学生熟悉物品进行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过渡:
甲基 —3—乙基己烷 ) 若不同 的支链距主链两端等长时,应以靠近简单支链的一端,对主链碳原子进行编号;最简原则 3, 4, 4–三甲基庚烷 4–甲基 –3 –乙基庚烷 [总结 ](1)命名口诀 : 选主链 (长、多原则 ),称某烷; 编号 (近、简、小原则 ),定支链; 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汉字数字 ); 支链位号 (阿拉伯 数字 ) (2)注意:汉字与阿拉伯数字之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