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长方体的表面积 ,就是指长方体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面积总和。 生 3:简单地说就是把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叫做它的表面积。 师 :既然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那么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 (3)探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各小组先把手中长方体包装好。 独立思考如何 求它的表面积 ? 然后小组交流。 一人执笔三人汇报看哪个组的方法最多。 各小组 学生 交流汇报结果。 可能有以下几种 : 生 (1):分别求出长方体上、下、左、右、前、后的面积 ,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 ,就是它们的表面积。 S=S 上 +S 下 +S 左 +S右 +S 前 +S后 生 (2) :求上、下两个面的面积。 求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 求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 ,然后把三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S=2S 上 +2S左 +2S 前 生 (3):求出上面 ,求出前面 ,求出左面 ,然后用它们相加的和 ,再乘以 2,就得出六个面的总面积。 因为长方体六个面中 ,分别有三组相对面的面积相 4 等。 S=2(S 上 +S左 +S 前 ) 生 (4):侧面积加 2个底面积 . S=C 底 h+2S上 生 (5):把展开图从中间剪开 ,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看成两个长方形 ,再扣去缺少的部分 ,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S =[(长 +高 ) (宽 +高 )(高高 )] 2 师 :你们计算的很准确 !长方体学具是一个长、宽、。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三、情境引入、探索新知 揭示长方体表面积概念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找出了长方体与其展 开图之间的联系,那么你想不想 通 过自己的本领知道我们做这样一个纸盒需要多少纸板吗。 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求至少需要多少面积的纸板其实就是求什么。 (所有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补充板书)拿出手中的长方体,摸一摸它的 6个面,体验一下它的表面之和。
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 (1)28+15+28+15=86(米 ) (2)28+28+15+15=86(米 ) (3)28 2= 56(米 ) 15 2= 30(米 ) 56+30= 86(米 ) (4) 28+15= 43 (米 )
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 ⑹ 小结: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 宽相等时,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是求什么。 可以怎样计算呢。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 集体交流订正。 出示练一练 读题后各自解答,指名两人板演。 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每步算式分别表示什么,确认计算结果。 指出:计算这样的实际问题,都必须先弄清要计算哪几个面面积的和,再计算结果。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第 6题 指名读题,并说说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师巡
流。 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用了几个小 正方体。 不数,你怎样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和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的方法比一比。 根据所搭的长方体填表:(表格略) 根据表格,引导分析,发现规律。 比较每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计算小正方体个数的方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和他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再次探索,验证猜想 出示例题 10,让学生摆一摆,再数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