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v546内容摘要:

.............................................. 99 第 7 章 项目投资估算 .....................................................................................101 项目资金计划 .....................................................................................101 一次性建设费用估算 ......................................................................101 年运营成本估算 .............................................................................102 资金来源 ............................................................................................102 第 8 章 项目社会评价 .....................................................................................103 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 IV 社会效益 ............................................................................................103 经济效益 ............................................................................................104 第 9 章 项目经济评价 .....................................................................................105 第 10 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06 政策环境可行性 ..........................................................................106 效益可行性 .................................................................................106 技术可行性 .................................................................................106 财务可行性 .................................................................................107 第 11 章 项目风险分析 .....................................................................................108 风险因素识别 .....................................................................................108 风险管理机制 .....................................................................................108 第 12 章 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特点 ................................................109 第 13 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110 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 1 第 1章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宁波市 “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 ,简称 “数字城管 ”。 项目建设单位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适应的相关法律与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020 年 ) 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CJ/T 2132020) 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 ( CJ/T 2142020) 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 CJ/T 2152020) 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技术规范》( CJJ/T1062020) 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2020 修订版) 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1002020) 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1992 年 1 月 18 日) 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建设规范》( CJJ/T1062020) 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 GB/T 187262020) 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85671988) 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T 93851988) 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 GB/T 187262020) 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 2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2020 年 7 月印发。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  宁波市 城市管理现状及建设 背景; 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 项目需求分析; 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  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  项目实施进度;  项目 投资估算;  社会评价和经济评价;  项目可行性分析  项目 风险分析。 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 3 第 2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分析 现状及 差距 宁波市 概况 图 21 宁波市 行政区划图 宁波简称 “甬 ”,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的东海之滨。 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与上海隔湾相望,西接绍兴市,南临三门湾,与台州相连。 全市总面 积 9365 平方公里, 市中心市区面积 2634 平方公里,城区面积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 城市人口 万人,暂住人口 万人。 全市辖象山、宁海二个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 市区设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 宁波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 “较大的市 ”,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 、 环保模范城市 和 国家卫生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保持全国前列。 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06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年均增长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亿元,其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 4 中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 %和 %;宁波港区货物吞吐量达到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万标箱。 城市管理取得的成绩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是市政府主管城市管理(含市政、园林绿化、内河、市容环卫、城市公共客运、城市供节水、城市供气、供热)的职能部门。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与市城市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同时挂 “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 ”牌子,下设直属大队。 各区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 法局,同时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区大队牌子。 各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行区人民政府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双重领导。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在城市管理上建立起了建管分开、直接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 “块块为主、条块结合 ”的管理体制。 积极实施 “六大联动 ”和建设 “平安宁波 ”,扎实有效地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不断推出行政执法新举措,大力发展公用事业,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环境显著改善 市政行业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加大市政设施管理力度 ,养护水平有明显提高,设施综合完好率达到 88%以上。 加快市政设施改造,全面开展中心城区人行道和小街小巷改造 ; 加强照明管理,成立市公共照明管理办公室 ; 加强桥梁管理。 园林绿化工作持续发展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完成绿岛公园、桂花园改造工程,实施公厕垂直绿化试点,开展住宅小区绿化升级,为城区绿化环境增添新的亮点。 加强园林绿化管理 ; 加大园林绿化养护力度,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 ; 开展群众性园林绿化活动。 市容环卫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加大环卫行业管理力度,中心城区和县(市) 70%地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管理。 全面实施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签约率达到 90%以上。 内河管理进一步规范 加强内河科学管理,开展城区内河全面调查,启动《宁波市城区内河水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内河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实行一河一档,对内河水位进行远程实时监控,较好地发挥了内河在防汛防台中的作用。 视频监控, 管理 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市城管系统 已 逐步 开始使用 视频监控 , 管理 方式 从被动向主动开始转变。 二、 行政执法工作全面深化,执法体系逐步完善 宁波市数字城管市级平台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波市城市管理局 5 执法关系更加顺畅 理顺执法同管理的关系,管理与执法紧密配合,有效地提高了管理的效能。 进一步明确市、区、街道关系,加强区局的执法和管理职能,充分调 动了各区城管工作积极性。 逐步理顺城管与环保、交警、工商、规划、公安等部门的关系,积极探索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建立起公安协同城管执法的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减少了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 密切城管与法院的联系,尝试派专人驻法院协同办理行政执法案件,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 执法机制不断完善 落实执法管理责任制,实行定时、定员、定岗、定职责、定奖惩的五定考核制度,使工作职责落到实 处。 推行路段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巡查机制,加强重点区域的执法力度。 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实施文书送达制度、证据材料收集制度、罚缴分离制度,推行案件主 审制等工作形式,提高了办案质量。 规范行政处罚标准,全面实施分散办案、统一处罚制度,各区相继成立案件处理中心,规范办案程序,统一处罚标准,提高了办案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执法力度持续加大 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操作,为 宁波市 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创建文明城区和浙洽会、服装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提供了执法保障。 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努力做到集中整治与日常巩固相结合,使街面秩序和环境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队伍建设继续加强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定期举行干部培训,开展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教育,增强了执法队伍的宗旨意识。 强化专业培训,组织全市性的法规考试,增强队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实施严格的队伍考核和督察制度,充分发挥文明中队和执法标兵的示范效应,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建设。 加强执法装备管理,装备完好率不断提高,有效地保障了执法工作的开展。 在庆祝执法队伍成立四周年阅兵式上,良好的队伍形象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执法环境日益改善 加强法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