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物流加工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分布在各个物流集结点上的物流园区都与运输企业有着很好的协调关系。 运输企业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货物跟踪系统和车辆调度系统,将货物在途信息及时传递给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根据库存变化情况 ,将补货信息、配送信息及时传递给运输企业。 例如,加拿大迪斯卡尔特公司协同化物流运输平台 ,不但整合了世界排名前 60 名的运输企业 ,而且对运输路线、配送路线上的仓储分布也非常了解 ,使运输与仓储业务达到了很好的协同。 国内情况 (1)我国物流发展阶段分析 自 1979 年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经过 二十年左右时间观念认识与实践的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正处于起步快速发展时期,其间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79 年之前,即计划经济时期。 尚没有物流概念与认识,只有分割的运输、仓储、批发、零售等。 第二阶段: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我国商业流通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我国物流处于传统物流为主,逐步探索现代物流运作规律的阶段。 第三阶段: 90 年代中期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至此, 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起步发展阶段。 近几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 我国现代物流业已处于快速 发展时期。 (2)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大矛盾”: ①体制方面,条块分割,计划经济影响下的多头管理现状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必需的系统协调要求相矛盾 ②市场供需方面,短期实际需求不足和远期潜在需求巨大相矛盾,低水平供应能力过剩与高水平供应能力不足相矛盾。 ③技术与人才方面,物流技术与设备水平低下现状与现代物流业对技术的高要求相矛盾。 低层次传统物流人才过剩与高层次现代物流人才紧缺相矛盾。 从我国现状来看,我国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物流服 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差,物流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也较低。 因而大力发展和建设物流园区对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流通产业现代化转变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将是以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物流加工中心为主枢纽,以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为子节点的物流网络体系,以形成高效、快捷、优质、安全、优化的社会物流总供应链。 (3)我国物流市场总量估测 资料显示,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 GDP 总值的 20%。 2020 年我国实现 GDP 总值为 300670 亿元,按照上述比例,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高达 60134亿元。 这个巨大的市 场总额将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竞争瓜分的“大蛋糕”。 可以认为,众多物流企业均将有望分享这个“市场总量大蛋糕”。 (4)我国物流市场的需求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 ?B style=39。 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99009939。 2① 境内的 三资 企业。 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以后一般都不建立独立的物流部门,而是选取若干专业的物流供应商,获得必要的物流服务。 ② 国内新兴的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产品大多具有多品种、小批量、高增值的特点,对物流服 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较高。 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也对物流服务提出了迫切需求。 ③ 国有大型企业。 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打破 大而全、小而全 的传统观念,开始着手对企业传统物流活动进行重新改造,力求最大限度地获取竞争优势。 (5)物流市场的供应环境分析 我国物流市场供应方主要有传统物流相关企业和新兴物流企业。 主要有: ① 交通运输企业。 拓展业务范围,逐步向专业物流供应商方向转化。 如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海集团、中铁集团等。 ?B style=39。 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99009939。 2?B style=39。 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99009939。 2?B style=39。 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99009939。 2?B style=39。 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99009939。 2② 商业仓储企业。 在推行商业连锁、配送制过程中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如中储、中商、中物资等。 ③ 大型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部 门。 在保障本企业物流业务的同时,向社会化物流服务拓展。 如海尔、宝钢等。 ?B style=39。 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99009939。 2?B style=39。 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99009939。 2?B style=39。 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99009939。 2?B style=39。 color:white。 backgroundcolor:99009939。 2④ 国际物流公司。 采取合资或独资形式,在国内开 展物流业务。 ⑤ 迅速发展建设的物流加工中心。 以交通运输枢纽、产品集散地点、居民消费区域为依托,开展系统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物流服务。 、总体预测 在国际上,现代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美国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对中国物流业进行调查后,认为“现代物流业将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麦肯锡 《中国物流市场白皮书》)。 2020 年美国的物流成本为 15600 亿美元,占 GDP 比重为 12%(《 2020 年美国年度物流状况报告》)。 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一般为 13%左右。 中国的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据世界银行估计,占到 18%。 而实际情况,据国内权威专家分析,至少要占到 20%以上。 2020 年我国 GDP 为 300670 亿人民币,按 20%计算,物流成本已达到60134 亿元人民币,可挖掘的“第三利润来源”的潜力很大。 如果我国能够在今后若干年的时间里,建设一个社会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从粗放物流经营向集约物流经营转变,将物流成本降到国际先进标准 10%左右,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 益。 总的来说,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市场空间巨大,近年来,我国很多省市政府开始认识到现代物流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 一些国内优势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物流管理,认识到物流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以外,能够使企业增加效益的“第三利润来源”。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运输、仓储企业已经开始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同时对支持其物流活动的物流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园区建设将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业务。 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已经进入 我国,开始积极开展物流服务。 我国政府对 WTO 关于物流服务及相关业务的承诺,基本上是全面开放物流市场。 国际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的主要业务模式是充分利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开展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服务。 国际物流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对诸如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可以说,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市场基础开始形成,市场主体开始显现。 而就我国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的发展现状和总体规划而言,应该说是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现有物流基础设施及物流服务处于分散 状态,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 因此,开发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是有效整合资源、发挥系统优势,为工商企业提供社会化现代物流服务的有效手段,其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巨大。 、本项目市场研究 港口物流市场概述 进入新世纪 ,建设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中越建设“两廊一圈”经济区的启动 ,为北海、钦州和防城港沿海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作为沿海地区经济支柱的港口、工业和物流等产业 ,能否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 事关广西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的全局。 因此 ,对广西沿海地区物流业及仓储基地的发展极为重要。 物流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物流的形成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繁荣的物流背后都有强大的区域经济作后盾。 广西作为中国连接东盟的陆海国际大通道,处于多区域经济合作的交汇点上,在发展区域物流上具备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优良条件。 有关资料表明,国际贸易的 90%以上是通过港口物流实现的。 自 2020 年中国与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双边贸易额以年均近 30%的速度快速增长,为港口发展与合作带来了巨大的物流和商机。 为提升港口竞争力,有效发挥北部湾大型组合 港的整体优势, 2020 年 2 月 14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目前,集团已拥有生产性泊位 45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29个、 5 万吨级以上泊位 13 个,年通过能力超过 4500万吨,初步形成了以集装箱、铁矿石、有色金属矿石、硫磷、非金属矿石、煤炭、液体化工、粮食、油气等码头为主的港口生产结构布局和港口物流体系布局。 2020 年,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港口共完成吞吐量 4950 万吨,同比增长 %;完成外贸吞吐量 ,同比增长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万箱,同比增长 %。 今 年上半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近 4000 万吨。 广西北部湾港口在西南港口群中的强劲增长,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出海大通道,物流聚集效应初步凸显。 而今年 5 月,北部湾 9 个 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开工建设,使得我区沿海港口建设超亿吨的现代化大型组合港指日可待,从而为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基础。 物流业的发展是港口经济和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大港口只有与大工业相互依托,才能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进而激活腹地发达的物流业。 因此,广西北部湾区域物流的腾飞,离不开广西沿海工业的大发展。 广西沿海三市都有着特殊的 区位优势,也已具备快速发展各种大产业的条件。 目前,沿海三市已初步建成了大型临海工业中心,一大批临海化工产业、出口加工业以及资源开发型产业等大型临海工业相继落户,为经济区带来了滚滚物流和资金流。 “前港后厂、前港后库”的临海型工业布局,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北部湾沿海三市正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打造物流大港口,建造大型仓储基地,发展临海大工业,构建商贸旅游、海洋经济和高新产业新基地,为建设区域性物流加工中心夯实根基。 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推进,广西与东盟陆路“黄金通道”的经济 效应、物流效应逐渐显现,日益繁荣的边境贸易正使“兴边富民”、“商贸富市”变为现实。 钢材、机械加工产品、建材市场 2020 年,我国进口钢材 1851 万吨,同比下降 %,出口钢材 4301万吨,同比增长 110%。 进口钢坯 37 万吨,同比下降 %;出口钢坯 904 万吨,同比增加 %。 钢材净出口2450 万吨,钢坯净出口 867 万吨。 如果将钢材、钢坯的进出口折算成粗钢计算,全年净出口粗钢 3446 万吨。 净出口粗钢占全年粗钢总产量的 %;占全年增钢总量的 %。 钢材、钢坯净出口量的明显增长, 对缓解国内钢材市场的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进口的钢材中,板带材进口量为 1553 万吨,同比下降 %;占钢材进口总量的 %,比上年同期下降 个百分点;出口板带材 2037 万吨,同比增长 %;占出口钢材的%,比上年同期提高 个百分点。 显示出国产钢材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正在提高。 另一方面,进口钢材支付外汇总计 ,平均每吨钢材价格为 1071美元;出口钢材收取外汇总计 亿美元,平均每吨钢材的价格为 610美元,比进口钢材平均每吨低 461美元。 说明增加高 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出口,仍需做出更大的努力。 随着由武钢和柳钢合作的千万吨钢铁地基进驻防城港,意味着与钢材市场配套的行业机遇的来临。 因此项目涉及的钢铁材料市场、矿石材料市场、有色金属材料市场、钢铁产品的半成品和成品市场将大量的盟生 ,与之配套的物流、交通、加工行业将需要同步进行,市场招商条件优越。 在此条件下,该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 粮油、水泥、石化产品市场 目前,防城港已建和在建的包括粮油、化工、水泥等多家大型项目,同时筹建的工业液体化工项目也进入行程当中。 通过对此些项目的调查研究表明,其工 业产品的销售和储存都需要大型的服务体系,而本项目的建立,正是适应了市场的操作规律,有很大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存在的问题 物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运输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运筹学、系统学、工程学等多门学科。 而要在防城港这一欠发达地区发展物流业主要存在着这样几大问题。 防城港缺乏物流管理人才,至今市内还没有本土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挂牌,更没有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物流公司; 电子商务与信息流通不顺畅,市内企业还没有实力做到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优势资源相结合,把传统经济方式 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业务的效率和竞争力的程度,这就从软件方面制约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中越两国间边贸、海关、检疫、口岸、税务、银行等部门的商贸活动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出现“货物通关难”、“人员进出难”、“车辆过境难”、“资金结算难”等问题,从而制约了边贸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