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三年真题高频考点精选 考点49 物态变化内容摘要: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固体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固体的特点:分子间的距离跟分子本身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固体不易被压缩。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可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 单晶体是指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 例如雪花、食盐颗粒等。 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多晶体是指由许多杂乱无章地排列的小晶体组成的物体。 例如大块食盐、金属等。 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各向同性,但有一定的熔点。 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2. 液体的性质:介于固体和气体之间,一方面像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 2、缩;一方面像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 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各部分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由于球形表面积最小,所以草叶上的露珠、小水银滴都是因为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成为球形。 4. 浸润是指一种液体会湿润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不浸润是指一种液体不会湿润某种固体也不会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5. 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上升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 能够发生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 6. 液晶是指介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状态物质。 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容易具有液晶态。 a) 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而其光学性质与 3、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b) 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因而改编液晶的某些物理性质。 7. 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而未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饱和汽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饱和汽压,用 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未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未饱和汽压,未饱和汽压小于饱和汽压。 8. 空气的湿度可通俗理解为空气的潮湿程度。 空气的绝对湿度: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 空气的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离饱 4、和状态远近的物理量。 某温度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强之比叫做这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即相对湿度=100%。 水 蒸 气 的 实 际 压 强同 温 度 下 的 饱 和 汽 压【最新三年高考物理精选解析】1.(2012江苏物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_.(A) 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B) 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C) 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2.(2012山东理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 5、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2.【答案】【解析】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选项 确;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减小,分,选项 c 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选项 d 错误。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分子动理论、饱和汽压、等压膨胀及其相关知识。 3.(2011山东理综)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4.(2011海南物理)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 6、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 1 个给 2 分,选对 2 个给 4 分;选错 1 个扣 2 分,最低得 0 分)。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答案:析: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选项 A 错误 B 正确;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与相同温度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选项 C 正确 D 错误。 此题考查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气体定律等相关的知识点。 5.(2010 新课标理综)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A盐、玻璃和水晶都晶体B 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 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昌体是各向同性的。高考物理三年真题高频考点精选 考点49 物态变化
相关推荐
1、掌握高考十大题源,给力高考研究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物理试题逐渐朝着紧扣教材、考查能力的方向发展,而能力的考查又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研究,可以发现,新课标高考命题的题源主要有十个。 研究高考命题的十大题源,给力高考,赢得高考。 题源九. 源于经典题的改编【题源解读】恢复高考三十多年来,仅物理高考题已达二千多道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测出电子电量,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都是 e 的整数倍;卢瑟福根据 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根据 粒子的散射实验有关数据可确定原子核的数量级为 10 玻尔假设:轨道量子化、定态和能量量子化、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降低的定态轨道发射光子,光子能量 初。 根据玻尔的定态假设和能量量子化,可画出能级图
1、【考点知识方法解读】1.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重力做功 W=. 重力势能:E p=力势能是相对量。 重力势能正负的物理意义是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参考面的重力势能大还是小。 3.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轻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同一轻弹簧无论压缩或拉伸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教材实验练基础1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B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C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D纸带下落和打点不同步会造成较大误差解析:选 证机械能守恒,就是验证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即中质量可以约去,没必要测量重物质量, A 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