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十七内容摘要:
1、(十七):光学、原子物理综合测试时量: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示,两束单色光 a、b 自空气射向玻璃,经折射后形成复合光束 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的临界角小于 b a 光照射某光电管时恰好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则用 b a 光条纹宽度大于 b a 光的速度等于 b 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E k 与入射光频率 v 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 ,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v 0/2 时, 2、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 1、S 2 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 ,屏上的 P 点到两缝 距离相等,如果把 号亮纹,由 P 向上数,与 0 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 1 号亮纹,与 1 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 2 号亮纹,则 的亮纹恰好是 10 1长度为 2长度为 于( ) 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时辐射一个 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 m1、m 2、m 3,普朗克常量为 h,真空中的光速为 )+ n H+0+ 光子的能量 E=()变成钋核 并放出一个粒子,及 衰变成 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2A B 3、粒子 D 、Y、Z,X 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 Y 核,Y 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 核并放出一个个氦核( 42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比 Z 比 Z 的质量数比 Z 核质量数大 与 Z 核的总电荷是 Y 核电荷的 2 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光原r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A 图光原r D1=离子的能级如图光原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光子) 子)子) 子)图光原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做答11.(每空 2 分,共计 12 分)在开展 4、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小明和小华分别设计了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1)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光原, 注意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涉条纹间距变窄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涉现象消失小明反复调整装置,直到像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当移动像屏时,下列说话中正确的是 A当像屏向双缝略微移近时,像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变得模糊不清B当像屏向双缝略微远离时,像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变得模糊不清C当像屏向双缝略微移近时,像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变得依然清晰D当像屏向双缝略微远离时,像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变得依然清晰(2)小华设计的实验 5、如图光原中 S 为单色光源,A 为一个顶角略小球 1800 的等腰三角形棱镜,P 于棱镜对称轴上, 发出的光经棱镜作用后,相当于在没有棱镜两个分别位于图中 S 1 和 图光原连线与棱镜底边平行.)已知 位置可由其它实验方法确定,类比“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可以推测出若要利用“双棱镜干涉” 测量光源 S 发出的单色光的波长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每空 2 分,共计 6 分) 如图光原示,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 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 像被 3、P 4,使 住 2 挡住 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 图光原)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 6、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 , ,在图上标出它们.(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 n= a 区域 b 区域2题共 4 个小题,共 3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8 分)已知氢原子基态的电子轨道半径、基态的能量值分别为 0 1=(1)求氢原子在 n=1 的轨道上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2)有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 n=3 的激发态,画一能级图,在图上用箭头标明这些氢原子能发出哪几条光谱线.(3)12 分) 2007 年 3 月 1 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目的是建成一个核聚变反应堆,届时 7、从 1 升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氘,在这里和氚发生完全的核聚变反应,释放可利用能量相当于燃烧 300 公升汽油所获得的能量,这就相当于人类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小太阳,持续发生热核反应,必须把温度高达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核材料约束在一定的空间内,约束的办法有多种,示为 分装置的简化模型:垂直纸面的有环形边界的匀强磁场 b 区域,围着磁感应强度为零的圆形 a 区域,a 区域内的离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离子的速度只要不超过某值,就不能穿过环形磁场的外边界而逃逸,m,电荷量为 q,环形磁场的内半径为 半径12)(R(1)将下列核反应方程补充完整,已知 的质量为 质量为 粒子的质量为 的质量为 子质0量为 子质量为 8、 速为 C.)A. 42312( ) B. )C. ) D. )(2)若要使从 a 区域沿任何方向,速率为 v 的离子射入磁场时都不能越出磁场的外边界,则 b 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至少为多大?(3)若 b 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离子从 a 区域中心 O 点沿半径 向以某一速度射入 b 区,a、b 区域内运动一个周期的轨迹,(12 分)如图光原示,不透明的长方体挡板 立在水平地面上,其中 L=4D 高 h=10板上水平放置一足够大的平面镜,平面镜距地面的高度为H=17量为 m 的物体(可看作质点)从图中 C 以某一初速度沿着 线的延长线方向向右运动(始终与地面接触) ,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P、D 间距离为20在 P 点通过平面镜观察物体运动,发现物体在到达可视区右边缘时恰好停下求:(1)用光路图作出地面观察者在 P 点所能观察到物体运动的区域;(2)物体刚进入可视区时的速度大小;(。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十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